鸣 鼓 而 攻 之
- 拼音
- míng gǔ ér gōng zhī
- 注音
- ㄇㄧㄥˊ ㄍㄨˇ ㄦˊ ㄍㄨㄥ ㄓ
- 词性
- 成语
- 繁体
- 鳴鼓而攻之
鸣鼓而攻之的意思
词语解释
鸣鼓而攻之
指宣布罪状加以声讨。
英convict and denounce in public;
鸣鼓而攻之的字义分解
-
鸣
鸣 [ míng ] 1. 鸟兽或昆虫叫。 如 鸣啭。鸣唱。鸣叫。鸣禽。鸟鸣。 2.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 如 鸣响。鸣奏。孤掌难鸣。 3.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 如 鸣谢。鸣冤。百家争鸣。 4. 闻名,著称。 如 “以文鸣江东”。
-
鼓
鼓 [ gǔ ] 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 如 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 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 如 耳鼓。石鼓。 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 如 鼓吹。鼓噪。 4. 发动,使振作起来。 如 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5. 高起,凸出。 如 鼓包。鼓胀。 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
而
而 [ ér ] 1. 同“尔”,代词,你或你的。 如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①表平列,如“多~杂”。②表相承,如“取~代之”。③表递进,如“~且”。④表转折,如“似是~非”。⑤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⑥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⑦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 如 从上而下。
-
攻
攻 [ gōng ] 1. 打击,与“守”相对。 如 攻击。攻占。攻取。攻心。攻关。攻陷。 2. 指责,驳斥。 如 攻难(nàn)。群起而攻之。 3. 治病。 如 以毒攻毒。 4. 致力学习或研究。 如 攻读。攻书。专攻医学。
-
之
之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如 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如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如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 如 “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 如 久而久之。 7. 往,到。 如 “吾欲之南海”。
鸣鼓而攻之造句
1、他作恶多端,群众鸣鼓而攻之。
2、倘若连“小子鸣鼓而攻之”的声音也哑下去了,事情恐怕就完全不可收拾了。
3、深圳梧桐山拟建老子文化园,恼了网民,鸣鼓而攻之。
4、我们的母语,你为何充满仇恨轻则“鸣鼓而攻之”、“掀起大批判的高潮”,重则“食肉寝皮”、“打翻在在,踏上一脚,让你永世不得翻身”。
5、所以,“记者黑名单”并不可怕,媒体也不必鸣鼓而攻之,关键是要提升政府信息、公共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做到一切都拿事实说话,让道理越辩越明。
6、党同伐异,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7、唾弃自己的文化瑰宝是不智,否定自己的祖先是不孝,不智又不孝的行为,能不鸣鼓而攻之?五千年历史是我们的摇篮,绵邈博厚的文化传统是我呼吸的元素。
8、假如中间存在有关部门向恶行暗送秋波或作无力状,我们必须鸣鼓而攻之。
9、鲁国执政的季氏家族富比周公,身为季氏内臣的孔门之徒冉求却还在为他聚敛财富,于是孔子号召门徒们“鸣鼓而攻之”。
10、事实既明,证据掌握,引导到位,第三阶段就该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上场登台,主流媒体为依法处置造势,为切实维护社会稳定鸣鼓而攻之。
鸣鼓而攻之的相关词语
【鸣鼓而攻之】的常见问题
-
鸣鼓而攻之的拼音是什么?鸣鼓而攻之怎么读?
答:鸣鼓而攻之的拼音是:míng gǔ ér gōng zhī
点击 图标播放鸣鼓而攻之的发音。 -
鸣鼓而攻之是什么意思?
答:鸣鼓而攻之的意思是:指宣布罪状,加以声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