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wéi kòu chóu

拼音
shì wéi kòu chóu
注音
ㄕˋ ㄨㄟˊ ㄎㄡˋ ㄔㄡˊ
繁体
視為寇讎

视为寇雠的意思

词语解释

视为寇雠shì wéi kòu chóu

  1. 《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后因以“视为寇雠”比喻极端仇视。

引证解释

  1. 后因以“视为寇讎”比喻极端仇视。

    《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讎。”
    《镜花缘》第十二回:“倘明哲君子洞察其奸,於家中妇女不时以正言规劝以三姑六婆视为寇讎,诸事预为防范毋许入门,他又何所施其伎俩?”

视为寇雠的字义分解

  • 视 [ shì ] 1. 看。 视觉。视力。视野。鄙视。注视。近视。视而不见。熟视无睹。 2. 亲临某事。 视事。视察。 3. 看待。 藐视。重视。等闲视之。 4. 看望。 探视。省(xǐng )视。 5. 比照。 “天子之卿受地视侯”。 6. 古同“示”,表明。

  • 为 [ wéi ] 1. 做,行,做事。 为人。为时。为难。不为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 以为。认为。习以为常。 3. 变成。 成为。 4. 是。 十两为一斤。 5. 治理,处理。 为政。 6. 被。 为天下笑。 7. 表示强调。 大为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 敌未灭,何以家为? 9. 姓。 为 [ wèi ] 1. 替,给。 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 2. 表目的。 为了。为何。 3. 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 寇 [ kòu ] 1. 盗匪,侵略者,亦指敌人。 盗寇。贼寇。 2. 侵略者来侵犯。 寇边。 3. 姓。

  • 雠 [ chóu ] 1. 校对文字。 校雠。雠校。雠定(校对并加以考证)。 2. 同“仇”。 3. 同等。 “史高与金安上……皆雠有功”。 4. 售,给价。 5. 应对。 雠问(辩驳问难)。 6. 同“酬”,酬酢。

视为寇雠造句

1、这个人,事明背明,降清叛清,就连本阶级视为寇雠的李自成,他也考虑过投降。

2、钱多多有些意外,过去二人可是非常不对付的,一度视为寇雠,但是现在周楚居然要求自己,这是闹哪样啊。

3、对于世界和人,不抱过分的幻想也不抱过分的悲伤,不感到太多的一厢情愿,也不感到太多的失望,不轻易将谁谁视为寇雠,也不视为救星与再生父母。

4、“有个通缉犯(指辜仲谅)跑到国外,检察官跟他谈条件,回来奉如上宾,执政八年的‘总统’反被视为寇雠

5、对于世界和人,不抱过分的幻想也不抱过分的悲伤,不感到太多的一相情愿,也不感到太多的失望,不轻易将谁谁视为寇雠,也不视为救星与再生父母。

视为寇雠的相关词语

【视为寇雠】的常见问题

  1. 视为寇雠的拼音是什么?视为寇雠怎么读?

    答:视为寇雠的拼音是:shì wéi kòu chóu
    点击 图标播放视为寇雠的发音。

  2. 视为寇雠是什么意思?

    答:视为寇雠的意思是:《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后因以“视为寇雠”比喻极端仇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