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梆
- 拼音
- sān bāng
- 注音
- ㄙㄢ ㄅㄤ
三梆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三梆
三次击梆木。封建时代官长坐堂前的信号。
引证解释
三次击梆木。封建时代官长坐堂前的信号。
引昆曲《十五贯》第八场:“伙计!发三梆了大门上调原卷二门上解犯人太爷即刻要坐堂了。”
网络解释
三梆
三次击梆木,是封建时代官长坐堂前的信号。出自昆曲《十五贯》第八场
三梆的字义分解
-
三
三 [ sān ]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 如 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 如 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
梆
梆 [ bāng ] 1. 〔~子〕a.打更用的响器;b.打击乐器,用于戏曲、乐曲伴奏;c.戏曲声腔之一,如“河北~~”。 2. 象声词,敲打木头的声音。 如 梆梆梆的敲门声。
三梆的相关词语
【三梆】的常见问题
-
三梆的拼音是什么?三梆怎么读?
答:三梆的拼音是:sān bāng
点击 图标播放三梆的发音。 -
三梆是什么意思?
答:三梆的意思是:三次击梆木。封建时代官长坐堂前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