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ù

拼音
mă tí xiù
注音
ㄇㄚˇ ㄊㄧˊ ㄒㄧㄡˋ
繁体
馬蹄袖

马蹄袖的意思

词语解释

马蹄袖mă tí xiù

  1. 清代男子礼服的袖口。成马蹄形,故称。

引证解释

  1. 清 代男子礼服的袖口。成马蹄形故称。

    《官场现形记》第七回:“他心上一急一个不当心,一隻马蹄袖又翻倒了一杯香檳酒。”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何怪西洋人画数千年前之 中国 人就已有了辫子,而且身穿马蹄袖袍子乎。”
    李劼人 《大波》第三部第二章:“纽传善 晓得他这位上司的脾气倒也不多心,依旧嚲着两支马蹄袖。”

国语辞典

马蹄袖mă tí xiù

  1. 清朝一种公服的袖子形似马蹄。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再看那主人时却放下了马蹄袖,拱起双手一直拱到眉毛上面。」

网络解释

马蹄袖

清初衣袍式样有几大特点:无领、箭袖、左衽、四开衩、束腰是窄袖口。

清朝服饰的“袖”。袖是满族服饰特有的一种袖子就是在本来就比较狭窄的袖口的前边再接一个半圆形的“袖头”,因为形状像“马蹄”所以人们都习惯地叫它“马蹄袖”,满族人则称它为“哇哈”。

马蹄袖的字义分解

  • 马 [ mǎ ] 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 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2. 大。 马蜂。马勺。 3. 姓。

  • 蹄 [ tí ] 1. 马、牛、猪等生在趾端的保护物,亦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 蹄子。蹄筋。

  • 袖 [ xiù ] 1. 衣服套在胳膊上的部分。 袖子。套袖。袖标。 2. 藏在袖子里。 袖藏。袖手旁观。袖刃(袖藏利刃)。

马蹄袖造句

1、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

2、吴健彰脸上马上露出一副感激涕零的神情,啪的甩马蹄袖一个千打了下来,卑职遵命,卑职惶恐。

3、两下,放下马蹄袖,跪在地上,上身挺直,连磕头三次,并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4、轻甩马蹄袖,侧身远望,挺直腰身,揆叙便随口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5、在乾清宫南书房跟亲王一起,打马蹄袖规规矩矩给咸丰帝磕头请安,堂内檀香阵阵,皇家气派,眼角瞅着,满屋子仿佛都荡溢着金色光晕。

6、拉着李德云进殿,张仲元打马蹄袖跪倒:臣太医院使张仲元恭请两宫皇太后圣安!恭请皇上圣安!

7、过了好一会,咸丰身边的太监明全来传,忙撂了马蹄袖,跟着进去。

8、话音刚落,胤?赶紧整了整东行冠和朝服,挽开马蹄袖,跪地朗声道:儿臣雍郡王胤?接旨。

9、陆陆续续的人进来,都是些红顶子,马蹄袖的官员,其中有些人也注意到了我,还跟我招招手,我也连忙皮笑肉不笑的回应下。

10、甲衣内衬钢片,明哈片、哦疆边、饯袍上密缀铜星,一般武士的铠甲,制成坎肩、马蹄袖袍型式。

马蹄袖的相关词语

【马蹄袖】的常见问题

  1. 马蹄袖的拼音是什么?马蹄袖怎么读?

    答:马蹄袖的拼音是:mă tí xiù
    点击 图标播放马蹄袖的发音。

  2. 马蹄袖是什么意思?

    答:马蹄袖的意思是:清朝一种公服的袖子,形似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