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 山 刻 石
- 拼音
- tài shān kè shí
- 注音
- ㄊㄞˋ ㄕㄢ ㄎㄜˋ ㄕˊ
泰山刻石的意思
词语解释
泰山刻石
亦称《封泰山碑》。公元前219年镌立。四面有字其中一面为前209年所刻东行诏书及从臣姓名。原字相传为李斯手笔工整圆健,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后的字体即小篆。今石刻已毁佚。有宋拓本传世。
国语辞典
泰山刻石
秦始皇二十八年(西元前219)行幸天下登泰山,丞相李斯为歌颂秦德而刻的石碑。秦二世元年(西元前209)时又刻诏书于背面,相传为李斯所书。
网络解释
泰山刻石
泰山刻石立于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泰山最早的刻石。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泰山时所刻;后半部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刻制。刻石四面广狭不等。两刻辞均为李斯所书。书法严谨浑厚平稳端宁;字形公正匀称修长宛转;线条圆健似铁愈圆愈方;结构左右对称横平竖直,外拙内巧,疏密适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泰山刻石的字义分解
-
泰
泰 [ tài ] 1. 平安,安定。 如 泰适(幽闲安适)。泰安。泰然处之。 2. 佳,美好。 如 泰运。否(pǐ)极泰来。 3. 极。 如 泰西(旧指欧洲)。 4. 骄纵,傲慢。 如 泰侈(骄纵奢侈)。骄泰。 5. 通。 如 天地交泰。
-
山
山 [ shān ]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 如 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2. 形状像山的。 如 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3. 形容大声。 如 山响。山呼万岁。 4. 姓。
-
刻
刻 [ kè ] 1. 雕,用刀子挖。 如 刻本(雕版印成的书本)。刻石。刻字。刻板。刻舟求剑。 2. 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 如 五点一刻。 3. 时间。 如 此刻。即刻。顷刻(极短时间)。时刻。刻不容缓。 4. 形容程度极深。 如 深刻。刻意。刻骨(感受深切入骨)。刻苦。 5. 不厚道。 如 刻毒。刻薄。尖刻。苛刻。 6. 同“克”。
-
石
石 [ shí ]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 如 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 如 金石。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 如 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石 [ dàn ]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
泰山刻石的相关词语
【泰山刻石】的常见问题
-
泰山刻石的拼音是什么?泰山刻石怎么读?
答:泰山刻石的拼音是:tài shān kè shí
点击 图标播放泰山刻石的发音。 -
泰山刻石是什么意思?
答:泰山刻石的意思是:秦始皇二十八年(西元前219)行幸天下,登泰山,丞相李斯为歌颂秦德而刻的石碑。秦二世元年(西元前209)时又刻诏书于背面,相传为李斯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