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 父
- 拼音
- yú fǔ
- 注音
- ㄩˊ ㄈㄨˇ
- 繁体
- 漁父
渔父的意思
词语解释
渔父
渔翁,捕鱼的老人。
例渔父见而问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英old fisherman;
引证解释
老渔翁。
引《庄子·秋水》:“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
唐•罗隐 《别池阳所居》诗:“雨夜老农伤水旱,雪晴渔父共舟船。”
清•查礼 《岚光洞》诗:“渔父举网来舴艋两三箇。”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之九:“渔舟横小塘渔父卖鱼去。”词牌名。 唐•张志和 创制。单调二十七字平韵。
国语辞典
渔父
年老的渔夫。
引《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臣闻昔者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滨耳。」
唐·罗隐〈别池阳所居〉诗:「雨夜老农伤水旱,雪晴渔父共舟船。」庄子杂篇的篇名。主旨言不宜分外求世守真则道存。
《楚辞》的篇名。屈原作。原放逐江湘忧愁叹吟,遇避世渔父假设问答以寄意。
网络解释
渔父 (《楚辞》篇章)
《渔父》出自《楚辞》东汉文学家王逸认为:“《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 是屈原在被流放后,政治上被迫害个人人生遇到了一种困顿处在困恶之境下创作出来的作品。茅盾《楚辞与中国神话》和郭沫若《屈原研究》认为非屈原作品而是屈原的学生宋玉或战国时期楚国的人而作。蔡靖泉《楚文学史》亦引以上观点。主张各异但说服力似还不充分。 也有人力主《渔父》《卜居》为屈原之作如朱熹、洪兴祖、王夫之等。
今人姜亮夫在《屈原赋校注》《楚辞今绎讲录》《屈原赋今译》诸书中亦反复的论证认为是屈原作品。《渔父》与《卜居》可看做是姊妹篇《卜居》偏重于对黑暗政治的揭露《渔父》则主要表明自己的高尚品德。两篇都是以问答的方式表现的。渔父是一位避世隐身、钓鱼江滨的隐士他劝屈原与世俗同流,不必独醒高举而诗人则强调“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中”,也要保持自己清白的节操这种精神与《离骚》中“虽体解吾犹未变”的精神是一致的。
全文中的人物有两个——屈原和渔父。全文采用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问答体,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头、腹、尾三个部分。文章以屈原开头以渔父结尾,中间两个自然段则是两人的对答处处体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其中“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思想对后世道家道教影响极大。
渔父的字义分解
-
渔
渔 [ yú ] 1. 捕鱼。 如 渔业。渔翁。渔村。渔船。渔网。渔民。渔汛。渔歌。渔火。竭泽而渔。 2. 谋取,夺取不应得的东西。 如 渔夺。渔利。渔色(猎取美色)。 3. 姓。
-
父
父 [ fù ] 1. 爸爸,母亲的丈夫。 如 父母。父辈。父子。父兄。 2. 对男性长辈的称呼。 如 父老(一国或一乡的长者,亦指古代乡里中管理公共事物的人)。伯父。舅父。 父 [ fǔ ] 1. 老年人。 如 田父。渔父。 2. 同“甫”。
渔父造句
1、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2、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
3、渔父作为中国古代一个隐逸的形象,历来为画家所喜爱。
4、牧郎奚为,牛背依然吹短笛,渔父去矣,桃园何处问迷津.
5、他认为渔父是江湖上的高蹈之士,以全身远害为道。
6、无论“渔父”还是“女媭”,他们都是善意地希望屈原通达权变,调整自己的处世态度,与世俗社会和谐相处,以求自身的平安。
7、屈原在现实中并非无路可走,女媭、灵氛、巫咸、渔父等都反复为他指出了可走之路,但他上下求索,经过激烈而痛苦的斗争,终于宁死也不忍离故国而去。
8、啸歌于川泽之间,讽味于渑池之上,泛滥于渔父之游,偃息于卜居之下。
9、这本书通过樵子问、渔父答的方式,将天地、万物、人事、社会归之于易理,并加以诠释。
10、中国古代的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渔父的相关词语
【渔父】的常见问题
-
渔父的拼音是什么?渔父怎么读?
答:渔父的拼音是:yú fǔ
点击 图标播放渔父的发音。 -
渔父是什么意思?
答:渔父的意思是:①.年老的渔夫。②.庄子杂篇的篇名。主旨言不宜分外求世,守真则道存。③.《楚辞》的篇名。屈原作。原放逐江湘,忧愁叹吟,遇避世渔父,假设问答以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