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o bào

拼音
yǐ bào yì bào
注音
ㄧˇ ㄅㄠˋ ㄧˋ ㄅㄠˋ
词性
成语
近义词
以暴易乱 以眼还眼
反义词
以柔克刚

以暴易暴的意思

词语解释

以暴易暴yǐ bào yì bào

  1. 用残暴者代替残暴者。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不知其非矣。——《史记·伯夷列传》

    substitute one tyrant with another;

引证解释

  1. 用残暴者代替残暴者。

    《史记·伯夷列传》:“武王 已平 殷 乱天下宗 周,而 伯夷、叔齐 耻之义不食 周 粟,隐於 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唐•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夫以暴易暴,古人以为嗤。”
    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周三》:“吏转念:去一狐得一狐,是以暴易暴也。”
    何其芳 《吴玉章同志革命故事》:“我们革命的宗旨是推翻 清朝 专制政府实行民主政治解除人民痛苦并不是以暴易暴。”

国语辞典

以暴易暴yǐ bào yì bào

  1. 驱除暴恶而仍代以暴恶。

    《史记·卷六一·伯夷传》:「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聊斋志异·卷六·周三》:「吏转念:『去一狐,得一狐,是以暴易暴也。』」

以暴易暴的字义分解

  • 以 [ yǐ ] 1. 用,拿,把,将。 以一当十。以苦为乐。以身作则。以邻为壑。以讹传讹。以往鉴来。 2. 依然,顺,按照。 以时启闭。物以类聚。 3. 因为。 以人废言。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 在,于(指时日)。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5. 目的在于。 以待时机。以儆效尤。 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 梦寐以求。 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 以前。以内。 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 可以。得以。 9. 古同“已”,已经。 10. 太,甚。 不以急乎? 11. 及,连及。 富以其邻。

  • 暴 [ bào ] 1. 强大而突然来的,又猛又急的。 暴雷。暴病。暴动。暴力。暴涨。暴发。风暴。暴风骤雨(亦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 2. 过分急躁的,容易冲击的。 脾气暴躁。暴跳如雷。 3. 凶恶残酷的。 凶暴。暴虐。暴君。暴戾恣睢(残暴凶狠,任意胡为)。暴政。横征暴敛。 4. 横蹋,损害。 自暴自弃。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5. 鼓起来,突出。 暴起青筋。 6. 徒手搏击。 暴虎冯(píng)河(喻有勇无谋)。 7. 〔~露〕显露,如“~~无遗”。 8. 姓。 暴 [ pù ] 1. 同“曝1”。

  • 易 [ yì ] 1. 不费力,与“难”相对。 容易。易与(容易对付)。易于。 2. 和悦。 平易(➊态度谦逊和蔼;➋指语言文字浅显)。 3. 改变。 易手。易地。变易。 4. 交换。 交易。贸易。 5. 轻慢。 贵货易土。 6. 芟治草木。 易墓(除治墓地的草木)。易其田畴。 7. 古书名,《易》即《易经》,也称《周易》。 8. 姓。

以暴易暴造句

1、但现实社会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暴易暴的多,相逢一笑泯恩仇,以德报怨,以善报恶的少。

2、中国人有以暴易暴的传统美德。

3、中国反对任何暴力活动,认为以暴易暴不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会激起更多的怨恨,使事态进一步复杂化。

4、中方一贯反对“以暴易暴”,并呼吁以方保持最大限度克制,避免暴力事件进一步升级。

5、以暴易暴只会是暴上加暴,就象使得没有星星的夜晚更加黑暗……。仇恨不能消除仇恨,只有爱能。

6、如果将这种追求与需求寄托于简单的以暴易暴、同态复仇,我们只能与正义渐行渐远,网络秩序也将越来越糟。

7、以暴易暴,还天下一副朗朗乾坤,长幼有序、父慈子孝之人类新秩序……

8、还有,奴才当了主人时多半会比原来的主子还坏,我们在反抗暴力时不要以暴易暴

9、中国人有以暴易暴的传统美德。

以暴易暴的相关词语

【以暴易暴】的常见问题

  1. 以暴易暴的拼音是什么?以暴易暴怎么读?

    答:以暴易暴的拼音是:yǐ bào yì bào
    点击 图标播放以暴易暴的发音。

  2. 以暴易暴是什么意思?

    答:以暴易暴的意思是:驱除暴恶而仍代以暴恶。

  3. 以暴易暴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以暴易暴的近义词是:以暴易乱 以眼还眼

  4. 以暴易暴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以暴易暴的反义词是:以柔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