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 扬
- 拼音
- yīng yáng
- 注音
- ㄧㄥ ㄧㄤˊ
- 繁体
- 鷹揚
鹰扬的意思
词语解释
鹰扬
威武貌。
武事的代称。
逞威;大展雄才。
古代武官名号。三国魏曹操曾拜曹洪为“鹰扬校尉”。见《三国志·魏志·曹洪传》。隋炀帝时改骠骑将军为“鹰扬校尉”车骑将军为“鹰扬副郎将”(后又改为“鹰击郎将”)。见《隋书·百官志下》。
引证解释
威武貌。
引《诗·大雅·大明》:“维师 尚父时维鹰扬。”
毛 传:“鹰扬,如鹰之飞扬也。”
《后汉书·陈龟传》:“臣无文武之才而忝鹰扬之任。”
元•萨都剌 《威武曲》:“当年意气何鹰扬,手扶天子登龙牀。”
清•孙枝蔚 《苦雨杂诗》之四:“吕尚 钓 磻溪 竟展鹰扬志。”武事的代称。
引太平天囯 洪仁玕 《干王洪宝制》:“况我真圣主文武同科鹿鸣与鹰扬并重。”
逞威;大展雄才。
引《后汉书·刘陶传》:“羣小竞进秉国之位,鹰扬天下,乌钞求饱,吞肌及骨,并噬无猒。”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昔 仲宣 独步於 汉•南 孔璋 鹰扬於 河 朔。”
唐•胡曾 《鸿门》诗:“项籍 鹰扬六合晨, 鸿门 开宴贺亡 秦。”
明•沉鲸 《双珠记·并拜荣陛》:“虎奋三军鹰扬千里,可信是青云器。”古代武官名号。参见“鹰扬府”。
引《北史·隋纪下·炀帝》:“壬辰 雁门 贼帅 尉文通,聚众三千,保於 莫壁谷,遣鹰扬 杨伯泉 击破之。”
唐•刘禹锡 《武夫词》:“借问胡为尔?列校在鹰扬。”
国语辞典
鹰扬
威武奋扬如鹰。
引《诗经·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元·杨载〈塞上曲〉:「中情无留滞千载能鹰扬。」特出。比喻文名远播如鹰之飞扬。
引《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
网络解释
鹰扬
鹰扬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yīng yáng,有威武的样子;武事的代称;逞威大展雄才;古代武官名号等含义。出自《诗·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毛传:“鹰扬,如鹰之飞扬也。”;《后汉书·陈龟传》:“臣无文武之才,而忝鹰扬之任。”
鹰扬的字义分解
-
鹰
鹰 [ yīng ] 1. 鸟类的一科,猛禽类,嘴钩曲,趾有钩爪,十分锐利,捕食小兽和其他鸟类,猎人可驯养帮助打猎。 如 鹰犬。鹰隼(鹰和隼,喻凶猛或凶猛的人)。鹰视狼步(喻人举止凶狠)。
-
扬
扬 [ yáng ] 1. 簸动,向上播散。 如 扬水。扬场(cháng )。扬汤止沸。 2. 高举,向上。 如 扬手。扬帆。趾高气扬。扬眉吐气。 3. 在空中飘动。 如 飘扬。 4. 称颂,传播。 如 扬言。扬威。颂扬。扬弃。扬名。 5. 姓。
鹰扬造句
1、惟寂静,出言语;惟黑暗,成光明;惟死亡,得再生;鹰扬虚空,灿兮明兮。
2、隋末,为鹰扬府校尉,戍太原,为高祖所识,因参谋议。
3、莫愁鹰扬虎视,一脸戏谑的遥望着穆天的一举一动。
4、甲子,敕都尉、鹰扬与郡县相知追捕,随获斩决之。
5、刚才两人战斗的地方,由于能量挥发过于频繁紧促,威力强大,捣动起那一方小空间都稳定不已,令石际有与鹰扬两人不得不退出其中。
6、就算没有霍尔曼的介绍,凯恩也能一眼认出坐在*席台正中间虎视鹰扬、器宇不凡的艾丁公爵,不知为何,他竟也有雅兴前来观看。
7、府兵为常备军,兵士享有军、民双籍,落籍在各郡县,归属当地鹰扬府管辖。
8、吕望当年渭水滨,丝纶半卷海霞清;有朝得遇文王日,载上安车赍阙京;嘉言谠论为时法,大展鹰扬敦太平。
9、云殊心下大急,只得左手一记鹰扬虎噬攻向青衣男子的胸口,青衣男子却也不再躲闪,挥掌一格。
10、隋末唐初群雄并起,逐鹿天下,锋镝呼啸虎鹰扬,气势恢宏。
鹰扬的相关词语
【鹰扬】的常见问题
-
鹰扬的拼音是什么?鹰扬怎么读?
答:鹰扬的拼音是:yīng yáng
点击 图标播放鹰扬的发音。 -
鹰扬是什么意思?
答:鹰扬的意思是:①.威武奋扬如鹰。②.特出。比喻文名远播,如鹰之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