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ìng

拼音
cè yìng
注音
ㄘㄜˋ ㄧㄥˋ
词性
动词
繁体
策應
近义词
接应

策应的意思

词语解释

策应cè yìng

  1. 战斗中互相配合应敌。

    support by coordinated action; in coordination with;

  2. 斗争中在舆论或行动上造成声势对自己一方进行的支持。

引证解释

  1. 从不同方面对敌作战以与友军呼应。

    宋•司马光 《论屈野河西修堡状》:“於五月五日彼处兵官引一千许人夜开城门,径往 屈野河 西,前无探候后无策应,中无部伍但賫酒食,不为战备以此逢敌,如何不败。”
    《三国演义》第七一回:“今闻 刘备 亲自领兵来取 汉中可速奏 魏王,早发精兵猛将前来策应。”
    郭孝成 《湖南光复纪事》:“清•军自得 汉阳湖南 人士均愤不顾身颇有灭此朝食之概,迭电各省,派兵赴 鄂,以资策应。”
    峻青 《海啸》第四章:“这样三支力量,就形成了犄角之势既可以分别应付情况又可以互相策应支援。”

国语辞典

策应cè yìng

  1. 两军相呼应,协同作战。

    《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葛从周又自策应曹州与兖州之围遂解。」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少保升帐传下号令,教两都督率领本部兵马作中军策应。」

    接应

网络解释

策应

策应,汉语词汇。

拼音:cè yìng

释义:从不同方面对敌作战,以与友军呼应。

在篮球比赛中指进攻队在前场或全场通过中间队员组织的接应和转移球的战术配合造成空切、绕切以及掩护等进攻机会。

策应的字义分解

  • 策 [ cè ] 1.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2. 鞭打。 策马。鞭策。 3. 激励,促进。 策动。策勉。 4.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 简策。 5.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 策命。策免。策封。 6.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 策论。策问。 7. 杖。 策杖。 8.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 9. 计谋,主意,办法。 上策。献策。决策。政策。策划。束手无策。 10.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 11. 姓。

  • 应 [ yīng ] 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 应当。应该。应分(fèn )。应有尽有。 2. 回答。 答应。喊他不应。应承。 3. 随,即。 “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 4. 姓。 应 [ yìng ] 1. 回答或随声相和。 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 应邀。应聘。应考。 3. 顺合,适合。 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 4. 对待。 应付。应变。应酬。

策应造句

1、受核工厂用当地语文制订的环境卫生安全政策应可供全体雇员索阅。

2、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应时而生。

3、但是,由于各级政府部门的收费利益根基深厚,不肯轻易舍弃这块肥肉,往往采取各种对策应付清理工作。

4、由于八路军、新四军各部队忠实地执行党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和中央军委的各项指示,英勇奋斗,团结一致,互相策应,从而圆满地完成了绾毂中原的战略任务。

5、陛下,臣已成功联络了一直奇兵,他们都是民间的忠义之士,他们个个身怀绝技,他们潜入后方策应我军攻城,皇上不日就可以重回南京奉天殿。

6、计划生育政策应该家至人说。

7、那宁宗赵扩因此对赵宗印十分客气,经太师韩侂胄在旁撺掇,便下诏书命此人做了宣抚司参议官兼节制军马,统帅民间义军,策应大军北伐。

8、后周维炯率部策应六霍起义,为红三十三师和皖西苏区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9、秦基伟没有抽调44师部队增援上甘岭,但44师肯定也不能闲着,他们在391高地开始与敌人进行拉据战,以策应上甘岭战斗。

10、此计甚善,你即刻带上‘冥府四鬼’前去策应大小姐,不得有失,否则便将你丢进‘白骨冥窟’里,让你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策应的相关词语

【策应】的常见问题

  1. 策应的拼音是什么?策应怎么读?

    答:策应的拼音是:cè yìng
    点击 图标播放策应的发音。

  2. 策应是什么意思?

    答:策应的意思是:两军相呼应,协同作战。

  3. 策应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策应的近义词是: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