ěr shí wéi

拼音
bù ěr shí wéi kè
注音
ㄅㄨˋ ㄦˇ ㄕˊ ㄨㄟˊ ㄎㄜˋ
繁体
布爾什維克

布尔什维克的意思

词语解释

布尔什维克bù ěr shí wéi kè

  1. 俄文原意为“多数派”。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选举党中央领导机构时拥护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者获多数被称为布尔什维克,反对列宁的少数人被称为孟什维克。“布尔什维克”一词后成为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共产党人的专称。

  2.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刊物。1927年10月24日在上海创刊。先为周刊后改为半月刊、月刊和不定期刊。瞿秋白、蔡和森、李立三先后任总编辑。秘密发行。曾先后用《虹》《平民》等名称作封面伪装。1932年7月出至第五卷第一期停刊。共五十二期。

引证解释

  1. [俄] 列宁 建立的 苏联 共产党用过的称号意思是多数派。后多用以泛称共产党或共产党人。

布尔什维克的字义分解

  • 布 [ bù ] 1.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 布匹。布帛。布衣。 2. 古代的一种钱币。 3. 宣告,对众陈述。 宣布。发布。布告。开诚布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 4. 分散到各处。 散布。遍布。星罗棋布。 5. 流传,散播。 布道。布施。 6. 做出安排。 布置。布景。布局。 7. 姓。

  • 尔 [ ěr ] 1. 你,你的。 尔父。尔辈。尔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尔曹(你们这些人)。尔虞我诈。 2. 如此。 偶尔。不过尔尔。 3. 那,其(指时间)。 尔时。尔后。 4. 而已,罢了(亦作“耳”)。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5. 词尾,相当于“地”、“然”。 卓尔。率尔(轻易地)。

  • 什 [ shí ] 1. 十(多用于分数或倍数)。 什百(十倍和百)。什一(十分之一)。什袭珍藏(形容极其珍重地收藏物品)。 2. 各种的,各样的。 什锦(各种各样东西凑成的食品)。什物。 3. 诗篇。 篇什。雅什。 什 [ shén ] 1. 〔~么〕a.代词,表示疑问,如“~~人?”b.代词,指不确定的事物,如“没~~问题”(“assorted么”均读轻声)。

  • 维 [ wéi ] 1. 系,连结。 维系。维絷。 2. 保持。 维持。维护。维修。维生素。 3. 纲。 纲维(总纲,亦指法度)。 4. 数学名词,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通常的空间有“三维”,平面是“二维”,直线只有“一维”。 5. 思考。 思维(亦作“思惟”)。 6. 以,因为。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7. 文言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 维新。维妙维肖。 8. 姓。

  • 克 [ kè ] 1. 能够。 克勤克俭。 2. 战胜,攻下。 攻克。克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 3. 制伏。 克服。克制。克己奉公。以柔克刚。 4. 严格限定。 克日。克期。克扣。 5. 消化。 克食。 6.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 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 7.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布尔什维克造句

1、早在1905年,他认为布尔什维克加入彼得格勒苏维埃是不可容忍的,除非苏维埃预先承认社会民主党人的领导。

2、最终,布尔什维克用了不到2天时间就控制了彼得格勒。

3、在1903年党分裂时,他机敏的选择了布尔什维克而不是孟什维克。

4、在随后的两年中,为了统治权,反布尔什维克的白军与社会主义者在俄罗斯展开了血腥的内战。

5、这些人拥有同样的精神指向,忠诚于他们的先辈,布尔什维克党的秘密警察,契卡。

6、这首歌曲创作于1939年,作为布尔什维克的党歌。

7、它几乎可以追溯到革命时期,当时刚成立的布尔什维克秘密警察曾活跃地招募居住在欧洲的俄罗斯人。

8、许多政治上最激进的工人在以西方为幕后指挥的内战中心灰意冷,离开了社会基础越来越薄弱的布尔什维克政党。

9、尽管苏维埃政权建立于1917年,但早在沙皇俄国时期,高尔基的思想和社会活动就促使他与布尔什维克密切联合了。

10、共产国际(又称“第三国际”)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积极倡导、组织和主持建立的一个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领导机构。

布尔什维克的相关词语

【布尔什维克】的常见问题

  1. 布尔什维克的拼音是什么?布尔什维克怎么读?

    答:布尔什维克的拼音是:bù ěr shí wéi kè
    点击 图标播放布尔什维克的发音。

  2. 布尔什维克是什么意思?

    答: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①.俄文原意为“多数派”。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选举党中央领导机构时,拥护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者获多数,被称为布尔什维克,反对列宁的少数人被称为孟什维克。“布尔什维克”一词,后成为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共产党人的专称。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刊物。1927年10月24日在上海创刊。先为周刊,后改为半月刊、月刊和不定期刊。瞿秋白、蔡和森、李立三先后任总编辑。秘密发行。曾先后用《虹》、《平民》等名称作封面伪装。1932年7月出至第五卷第一期停刊。共五十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