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ū chéng tóng

拼音
qiū chéng tóng
注音
ㄑㄧㄡ ㄔㄥˊ ㄊㄨㄥˊ

丘成桐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丘成桐qiū chéng tóng

  1. (1949- )数学家。生于广东汕头。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终身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1976年解决微分几何中的“卡拉比猜想”。1978-1979年与舍恩一起证明了广义相对论中的正质量猜想。在拓扑学等方面也有创见。1982年获菲尔兹奖为获得该奖的第一个华人。

网络解释

丘成桐

丘成桐(Shing-Tung Yau),原籍广东省蕉岭县1949年出生于广东汕头,同年随父母移居香港美籍华人,国际知名数学家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哈佛大学William Casper Graustein讲座教授、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

1969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数学系;1971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博士(师从陈省身);1974-1987年任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数学教授;1987年起任哈佛大学讲座教授;1993年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成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同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2003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2013年起任哈佛大学物理系教授。

丘成桐证明了卡拉比猜想、正质量猜想等是几何分析学科的奠基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是物理学中弦理论的基本概念对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丘成桐囊括了维布伦几何奖(1981)、菲尔兹奖(1982)、麦克阿瑟奖(1985)、克拉福德奖(1994)、美国国家科学奖(1997)、沃尔夫数学奖(2010)、马塞尔·格罗斯曼奖(2018)等奖项。特别是在1982年度荣获最高数学奖菲尔兹奖是第一位获得这项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华人,也是继陈省身后第二位获得沃尔夫数学奖的华人。

丘成桐的字义分解

  • 丘 [ qiū ] 1. 小土山。 土丘。沙丘。丘陵。丘壑。 2. 像小土山凸起的。 丘疹。 3. 坟墓。 丘墓(大墓)。丘垄。 4. 量词,指用田塍隔开的水田。 一丘十亩大的小田。 5. 众人聚居的地方。 丘民(乡民,邑民)。 6. 用砖石封闭有尸体的棺材。 7. 姓。

  • 成 [ chéng ] 1. 做好,做完。 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 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3. 变为。 长成。变成。 4. 可以,能行。 成,就这么办。 5. 称赞人能力强。 他办事麻利,真成。 6. 够,达到一定数量。 成年累(lěi )月。 7. 已定的,定形的。 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8. 十分之一。 增产三成。 9. 平定,讲和。 “会于稷,以成宋乱”。 10. 姓。

  • 桐 [ tóng ] 1. 〔泡(pāo)~〕落叶乔木,叶大,开白色或紫色花,木材可做琴、船、箱等物。 2. 〔梧~〕见“梧”。

丘成桐造句

1、丘成桐称,因为经典《欧几里德几何学》在中国传播,肇庆是中国现代数学的起源地。

2、成为数学家后,丘成桐依然以“有识者为尊”。

3、“他所谓的来国内,很多情况是以举行学术会议为名跑到其它地方去旅行、游玩,”丘成桐说。有的所谓全职教授,则在重复他们在国外的工作。

4、中国经济学界唯一值得敬重的是邹恒甫。除了对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和数学泰斗丘成桐等极少数大师表示尊敬之外,但在喧嚣的中国经济学界,惟有邹恒甫是一个例外。郎咸平

5、中国数学界,自华罗庚、陈景润、张广厚、杨乐、苏步青、丘成桐之后,好久没有出世界级的数学家了。

6、1988年初,新婚燕尔,蜜月初度,沉浸在幸福中的他忽接海外来鸿,乃哈佛大学数学系的博士生申请表格,发信人竟是数学大师丘成桐

7、九州俊彦,外邦华裔,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少长咸集于丘成桐麾下,为中华数学的振兴共同努力。

8、九州俊彦,外邦华裔,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少长咸集于丘成桐麾下,为了中华数学的振兴,为了祖国数学的强盛,共同努力。

丘成桐的相关词语

【丘成桐】的常见问题

  1. 丘成桐的拼音是什么?丘成桐怎么读?

    答:丘成桐的拼音是:qiū chéng tóng
    点击 图标播放丘成桐的发音。

  2. 丘成桐是什么意思?

    答:丘成桐的意思是:(1949- )数学家。生于广东汕头。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终身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1976年解决微分几何中的“卡拉比猜想”。1978-1979年,与舍恩一起证明了广义相对论中的正质量猜想。在拓扑学等方面也有创见。1982年获菲尔兹奖,为获得该奖的第一个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