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 前 踬 后
- 拼音
- bá qián zhì hòu
- 注音
- ㄅㄚˊ ㄑㄧㄢˊ ㄓˋ ㄏㄡˋ
- 词性
- 成语
- 繁体
- 跋前躓後
- 近义词
- 跋胡疐尾 跋前疐后 动辄得咎 进退维谷 进退两难 左右为难
- 反义词
- 势如破竹 无往不利 当机立断
跋前踬后的意思
词语解释
跋前踬后
同“跋胡疐尾”。
引证解释
同“跋胡疐尾”。
引唐•韩愈 《进学解》:“跋前躓后,动輒得咎。”
国语辞典
跋前踬后
比喻陷入困境进退两难。参见「跋胡疐尾」条。
引唐·韩愈〈进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近跋胡疐尾 跋前疐后
跋前踬后的字义分解
-
跋
跋 [ bá ] 1. 翻山越岭。 如 跋涉。 2. 踩,践踏。 如 跋前踬后(喻进退两难)。 3. 文章或书籍正文后面的短文,说明写作经过、资料来源等与成书有关的情况。 如 跋文。跋语。序跋。
-
前
前 [ qián ] 1. 指空间,人面所向的一面;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家具等靠外的一面,与“后”相对。 如 前面。前边。前方。面前。前进。前程。 2. 指时间,过去的,往日的,与“后”相对。 如 以前。前人。前此。前科。前嫌。前言。前车之鉴。 3. 顺序在先的。 如 前五名。 4. 向前行进。 如 勇往直前。
-
踬
踬 [ zhì ] 1. 被东西绊倒。 如 颠踬。 2. 事情不顺利,受挫折。 如 踬踣。屡试屡踬。
-
后
后 [ hòu ] 1. 君主;帝王。 如 商之先后(先王)。 2. 帝王的正妻。 如 皇后。太后。 3. 诸候。《書•舜典》:“肆覲東后。” 4.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 如 后窗户。后面。后学。后缀。后进。 5.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 如 日后。后福。后期。 6. 指次序,与“前”相对。 如 后排。后十名。 7. 子孙。 如 后辈。后嗣。后裔。后昆。无后(没有子孙)。 8. 姓。
跋前踬后造句
1、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2、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3、但在孔子生前,他却跋前踬后,动辄得咎,经常挨批,就像子路一样,总也不讨老师的喜欢。
4、可当到了白云庵大门前他便跋前踬后畏缩不前了,于是他就装作看对联看得出神的样子。
5、哈密王高高坐在丹墀之上,看着二人唇枪舌剑比权量力,却一时跋前踬后左右为难起来。
跋前踬后的相关词语
【跋前踬后】的常见问题
-
跋前踬后的拼音是什么?跋前踬后怎么读?
答:跋前踬后的拼音是:bá qián zhì hòu
点击 图标播放跋前踬后的发音。 -
跋前踬后是什么意思?
答:跋前踬后的意思是:比喻陷入困境,进退两难。参见「跋胡疐尾」条。
-
跋前踬后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跋前踬后的近义词是:跋胡疐尾 跋前疐后 动辄得咎 进退维谷 进退两难 左右为难
-
跋前踬后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跋前踬后的反义词是:势如破竹 无往不利 当机立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