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民
- 拼音
- jiào mín
- 注音
- ㄐㄧㄠˋ ㄇㄧㄣˊ
教民的意思
词语解释
教民
教育人民。
清末泛称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的中国人。
引证解释
教育人民。
引《论语·子路》:“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清•末泛称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的 中国 人。
引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九》:“又一转眼便连他的影子,也同拳民时代的教民一般竟犯了与众共弃的大罪了。”
徐特立 《纪念“五四”对青年的希望》:“那时候不仅外国人在 中国 犯了法可以不受 中国 法律的制裁就连教民也仗着帝国主义的势力为非作歹法律不敢过问。”
网络解释
教民
教民,读音是jiào mín,汉语词语,解释为教育人民。
教民的字义分解
-
教
教 [ jiào ] 1. 指导,训诲。 如 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 2. 使,令。 如 风能教船走。 3. 指“宗教”。 如 教士。教主。教皇。教堂。 4. 姓。 教 [ jiāo ] 1. 传授。 如 教课。你教给我做。
-
民
民 [ mín ]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如 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2. 指人或人群。 如 居民。民族。 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 如 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4. 某族的人。 如 汉民。回民。 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 如 农民。渔民。 6. 非军事的。 如 民品。民航。 7. 同“苠”。
教民造句
1、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教之慈睦,而民贵有亲;教以敬,而民贵用命。
2、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3、而教民则"以入教为护符,尝闻作奸犯科,讹诈乡愚,欺凌孤弱"。
4、又如更早时四川一女教民、佃户戴高氏“骗赖”了地主张洪彦两年租谷不交,还要索回从前所交的押租银,而据说在教会干预下县官居然判准,等等。
5、三名被告人都发现,管教民警段宝仁在提审犯人时,有不锁门的习惯。
6、时间不短了,我老在这个‘不挨冻你就得挨饿不挨饿你就得挨冻’的教区里当一个教民!
7、1853年,另一位维多利亚时期绅士,莫里斯牧师呼吁他的教民学习篱雀的忠贞。
8、在此前后,置婚姻创舞乐的后土、发明养蚕缫丝的嫘祖、教民稼穑的后稷、创建商城的猗顿,都是在河东这片土地上开创的千秋伟业。
9、其初,人民穴居野处,受野兽侵害,有巢氏教民构木为巢,以避野兽,从此人民才由穴居到巢居。
10、近代海南汉区各县道教民间法事,基本与琼海县同。
教民的相关词语
【教民】的常见问题
-
教民的拼音是什么?教民怎么读?
答:教民的拼音是:jiào mín
点击 图标播放教民的发音。 -
教民是什么意思?
答:教民的意思是:①.教育人民。②.清末泛称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