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 笏
- 拼音
- yá hù
- 注音
- ㄧㄚˊ ㄏㄨˋ
牙笏的意思
词语解释
牙笏
象牙手板。亦指朝笏。原为大臣朝见皇帝时所执用其后道士在朝真或斋醮时也使用。
引证解释
象牙手板。亦指朝笏。原为大臣朝见皇帝时所执用其后道士在朝真或斋醮时也使用。
引明•王錡 《寓圃杂记》卷上:“孟端 诸子连中进士为京官同处一邸书春题於壁曰:‘四壁金花春晏罢,满床牙笏早朝回。’”《红楼梦》第一〇二回:“法师们俱戴上七星冠披上九宫八卦的法衣踏着登云履,手执牙笏,便拜表请圣。”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楔子:“只见他头戴相纱身穿红蟒,手捧牙笏,脸上挂一幅有五绺细髯的笑咪咪的面具。”
国语辞典
牙笏
象牙制的笏版,古代臣子上朝时所用。
引《红楼梦·第一〇二回》:「法师们俱戴上七星冠披上九宫八卦的法衣,踏著登云履,手执牙笏,便拜表请圣。」
网络解释
牙笏
牙笏,汉语词汇,出自《寓圃杂记》等书,释义为象牙手板。
牙笏的字义分解
-
牙
牙 [ yá ] 1. 齿(古代把大齿称为“牙”,现在“牙”是齿的通称,亦称“牙齿”)。 如 牙垢。牙龈。牙碜。牙祭。 2. 像牙齿形状的东西。 如 抽屉牙子。 3. 特指象牙。 如 牙雕。 4. 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 如 牙商。牙行。 5. 姓。
-
笏
笏 [ hù ] 1. 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如 朝(cháo )笏。“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
牙笏的相关词语
【牙笏】的常见问题
-
牙笏的拼音是什么?牙笏怎么读?
答:牙笏的拼音是:yá hù
点击 图标播放牙笏的发音。 -
牙笏是什么意思?
答:牙笏的意思是:象牙制的笏版,古代臣子上朝时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