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è pào

拼音
xuè pào
注音
ㄒㄩㄝˋ ㄆㄠˋ

血泡的意思

词语解释

血泡xuè pào

  1. 即血胞。

  2. 皮肤上充血的泡。

  3. 血的泡沫。

引证解释

  1. 即血胞。参见“血胞”。

    《东周列国志》第五七回:“赵武赵武 !我一门百口寃仇在你一点血泡身上出宫之时,切莫啼哭!”

  2. 皮肤上充血的泡。

    李準 《马小翠的故事》:“脚上打出血泡了就干脆把鞋子扔掉。”

  3. 血的泡沫。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地上一滩血脑瓜儿上还噗噗噗的冒血泡呢。”

血泡的字义分解

  • 血 [ xuè ] 1.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 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2.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 血统。血缘。 3. 喻刚强热烈。 血性。血气方刚。 血 [ xiě ] 1.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 泡 [ pào ] 1. 气体在液体内使液体鼓起来的球状体。 泡沫。泡影(a.佛教用“泡”和“影”喻事物的生灭无常;b.现喻落空的事情和希望)。水泡。 2. 像泡的东西。 电灯泡儿。 3. 用液体浸物品。 泡茶。泡菜。泡饭。泡汤(喻事情或愿望落空)。 4. 故意消磨时间。 泡病号。 泡 [ pāo ] 1. 鼓起而松软的东西。 眼泡。豆腐泡儿。 2. 虚而松软,不坚硬。 泡桐。这块木料发泡。 3. 方言,小湖(多用于地名)。 泡子。月亮泡(在中国吉林省)。 4. 同“脬”,量词。

血泡造句

1、在她七岁时,蚊咬后局部即发生丘疹,形成血泡、发冷、发烧数小时。

2、长年的劳动使他的手上都是血泡.

3、一颗尖石子扎破了她脚上的血泡,她痛得叫了一声.

4、水面怎么泛起了血泡,好恐怖啊!

5、上梁不正下梁歪!但是,为什么他不一把将自己爆成血泡呢?“过去的事情我也不知道,我就想知道一件事儿,现在你想把我怎样呢?”。

6、手上的血泡成了厚茧,瘦小的胳膊变得粗壮有力,许月华终于成功了。

7、许江喜欢独自在画室里画葵,用音乐淹没周遭所有的声响,将笔杆紧紧拽在手心,甚至戳出血泡,磨出硬茧。

8、他沿着长长的铁路线一直向西行进,昼伏夜行,鞋底磨穿了洞,脚底板磨破了,打起了血泡,疼痛不已,他一直坚持着。

9、他还“自曝家丑”道,自己当时把屁股都给骑破了,全是血泡,很疼,但是令他开心的是减肥效果很明显,掉了十几斤肉。

10、这只玻璃钢假肢厚1厘米、宽15厘米、重达10多斤,始终固定在腰部,走路时间稍微一长,腰部与玻璃钢接触处就磨出血泡,同事们经常看到他痛得直嗑牙。

血泡的相关词语

【血泡】的常见问题

  1. 血泡的拼音是什么?血泡怎么读?

    答:血泡的拼音是:xuè pào
    点击 图标播放血泡的发音。

  2. 血泡是什么意思?

    答:血泡的意思是:①.即血胞。②.皮肤上充血的泡。③.血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