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 晦
- 拼音
- yăng huì
- 注音
- ㄧㄤˇ ㄏㄨㄟˋ
- 繁体
- 養晦
养晦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养晦
谓隐居匿迹。语本《诗·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朱熹集传:“言其初有于铄之师而不用,退自循养,与时俱晦。”
引证解释
谓隐居匿迹。
引语本《诗·周颂·酌》:“於鑠王师遵养时晦。”
朱熹 集传:“言其初有於鑠之师而不用,退自循养,与时俱晦。”
《宋史·邢恕传》:“公著 荐於朝,得崇文院校书; 王安石 亦爱之因宾客喻意使养晦以待用, 恕 不能从。”
明•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门题凤字承留恋且须养晦林泉。”
郑观应 《<盛世危言>初刊自序》:“自顾年老才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韜光养晦。”
国语辞典
养晦
语本指隐居匿迹以待时机。
引《诗经·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
《宋史·卷四七一·奸臣传一·邢恕传》:「王安石亦爱之,因宾客谕意使养晦以待用,恕不能从。」
网络解释
养晦
养晦,读音 yǎng huì,汉语词语,指隐居匿迹。
养晦的字义分解
-
养
养 [ yǎng ] 1. 抚育,供给生活品。 如 养育。赡养。抚养。养家。 2. 饲养动物,培植花草。 如 养花。养殖。 3. 生育,生小孩儿。 4. 抚养的(非亲生的)。 如 养子。养父。养母。 5. 教育,训练。 如 培养。教养。 6. 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 如 养病。养心。养性。休养。营养。养精蓄锐。 7. 保护修补。 如 养路。
-
晦
晦 [ huì ] 1. 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 如 晦朔。 2. 夜晚。 如 晦明。风雨如晦。 3. 昏暗不明。 如 晦暝。晦暗。晦涩(意义隐晦,文字僻拗)。隐晦(意义不明显)。 4. 不顺利,倒霉。 如 晦气。
养晦造句
1、小王几年来韬光养晦,积累了大量的知识。
2、我们不提倡反衣狐裘,韬光养晦,而提倡毛遂自荐,敢为天下先。
3、七一将到,我向党保证,对你我一定坚持韬光养晦,凡事宽宏大量;坚持和平共处,永远不在你面前称王称霸;坚持发展友情,让友谊GDP达到世界第一。
4、北京谦逊的态度与邓*平“待时而动”,“保持低姿态”和“韬光养晦”的意见保持一致。
5、想当年楚庄王韬光养晦,在春秋争霸之战中,一鸣惊人,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6、遵时养晦寻常事,鸿志宁容燕雀猜。
7、这些年来他们韬光养晦,在各地暗暗发展自己的势力。
8、韬光养晦只是权宜之计,不是大道王道,只可适可而止,不知权变,死抱着不放,只会造成国家利益更加重大的损失,自身形象的日益贬斥。
9、白邦瑞宣称,孙子主张兵行诡道,战国时代越王勾践韬光养晦,只求“和平崛起”,结果吴王上当。
10、恐传闻失实,不则养晦以自全耳。
养晦的相关词语
【养晦】的常见问题
-
养晦的拼音是什么?养晦怎么读?
答:养晦的拼音是:yăng huì
点击 图标播放养晦的发音。 -
养晦是什么意思?
答:养晦的意思是:语本指隐居匿迹以待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