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ān hòu xiào

拼音
yǐ guān hòu xiào
注音
ㄧˇ ㄍㄨㄢ ㄏㄡˋ ㄒㄧㄠˋ
词性
成语
繁体
以觀後效
近义词
言简意赅 言之有物 言之有理 持之有故

以观后效的意思

词语解释

以观后效yǐ guān hòu xiào

  1. 指观察犯过错误或犯罪的人在受到宽大处理后是否有悔改的表现。

    秋节既立鸷鸟将用,且复重申以观后效。——《后汉书·安帝纪》

    see how one behaves in the future;

引证解释

  1. 对犯法或犯错误的人从宽处理后观察其是否有改正的表现。

    《后汉书·安帝纪》:“设张法禁恳惻分别,而有司惰任,讫不奉行。秋节既立鷙鸟将用,且復重申,以观后效。”
    亦作“以观后効”。 《官场现形记》第四八回:“蒋中丞 人尚忠厚因见两司代为求情亦就答应暂时留差,以观后効。”

国语辞典

以观后效yǐ guān hòu xiào

  1. 用以观察以后的表现。

    《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秋节既立鸷鸟将用,且复重申,以观后效。」
    清·洪升《长生殿·第四出》:「卿可传旨禄山赦其前罪,明日早朝引见授职在京,以观后效。」

以观后效的字义分解

  • 以 [ yǐ ] 1. 用,拿,把,将。 以一当十。以苦为乐。以身作则。以邻为壑。以讹传讹。以往鉴来。 2. 依然,顺,按照。 以时启闭。物以类聚。 3. 因为。 以人废言。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 在,于(指时日)。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5. 目的在于。 以待时机。以儆效尤。 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 梦寐以求。 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 以前。以内。 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 可以。得以。 9. 古同“已”,已经。 10. 太,甚。 不以急乎? 11. 及,连及。 富以其邻。

  • 观 [ guān ] 1. 看,察看。 观看。观止(赞叹所看到的事物极端完美,无以复加)。观风(➊暗中察看动静,以定行止;➋观察民间风俗习惯,生活状态)。观阵。观赏。观察。观感。参观。 2. 看到的景象或样子。 观瞻(➊事物的外观、景象及其留给人们的印象;➋注视,瞻望)。大观。奇观。 3. 对事物的看法、认识。 观点。观念。主观。客观。世界观。 观 [ guàn ] 1. 道教的庙宇。 白云观。紫阳观。 2. 古代宫门前的双阙。 3. 楼台。 楼观。台观。 4. 姓。

  • 后 [ hòu ] 1. 君主;帝王。 商之先后(先王)。 2. 帝王的正妻。 皇后。太后。 3. 诸候。《書•舜典》:“肆覲東后。” 4.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 后窗户。后面。后学。后缀。后进。 5.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 日后。后福。后期。 6. 指次序,与“前”相对。 后排。后十名。 7. 子孙。 后辈。后嗣。后裔。后昆。无后(没有子孙)。 8. 姓。

  • 效 [ xiào ] 1. 摹仿。 效法。仿效。上行下效。效尤(明知别人的行为是错的而照样去做)。 2. 功用,成果。 效验。效果。成效。有效。功效。效益。效用。效应。效率。 3. 尽、致。 效力。

以观后效造句

1、对于犯罪的人,我们的政策是给以出路,以观后效

2、他被判处死刑,缓刑两年,以观后效.

3、2007年11月,我们列出了10大语义应用以观后效,昨天我们报道了,每个应用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4、对于犯罪的人,我们党的政策历来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并给以出路,以观后效

5、但是他们的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职务仍然可以保留,以观后效

6、据报道这些卡的销量都很不错,可面对大幅裁员的大环境,这些卡片能否有效缓解人才市场的不靠谱,还须以观后效

7、境内出了造反大案,两个人一则以惧一则以喜,惧的是责任,不说自己本身案由,单是龚三瞎子在自己任内扯旗放炮,至少也要“摘去顶戴,留任立功以观后效”。

8、还是文革高峰中的1967年8月,***就让杨成武带人将王力、关锋给抓了起来,关进了秦城监狱,对其“以观后效”的戚本禹,没过多久也被囚禁审查。

9、对于犯罪的人,我们的政策是给以出路,以观后效

10、对于犯罪的人,我们党的政策历来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并给以出路,以观后效

以观后效的相关词语

【以观后效】的常见问题

  1. 以观后效的拼音是什么?以观后效怎么读?

    答:以观后效的拼音是:yǐ guān hòu xiào
    点击 图标播放以观后效的发音。

  2. 以观后效是什么意思?

    答:以观后效的意思是:用以观察以后的表现。

  3. 以观后效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以观后效的近义词是:言简意赅 言之有物 言之有理 持之有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