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 剧
- 拼音
- hù jù
- 注音
- ㄏㄨˋ ㄐㄩˋ
- 词性
- 名词
- 繁体
- 滬劇
沪剧的意思
词语解释
沪剧
上海的地方戏曲剧种由上海滩黄发展而成。
英Shanghai opera;
引证解释
戏曲剧种。流行于 上海 和 江 浙 部分地区。渊源于 上海 浦东 的民歌东乡调 清•末形成上海滩簧其间受苏州滩簧的影响。后采用文明戏的演出形式发展成为小型舞台剧“申曲”。抗 日 战争后定名为沪剧。主要有长腔长板、三角板、赋子板等。曲调优美富有 江 南乡土气息擅长表现现代生活。优秀剧目有《罗汉钱》、《芦荡火种》、《一个明星的遭遇》等。
国语辞典
沪剧
流行于上海、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的地方戏剧。前身为上海滩黄民国三十四年(西元1945)定名为「沪剧」。唱腔丰富曲调优美。伴奏乐器以琵琶、扬琴、南胡、笛、笙等为主。
网络解释
沪剧
中国传统戏曲剧种。流行于上海和江浙地区。渊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东乡调清末形成上海滩簧,其间受苏州滩簧的影响。后采用文明戏的演出形式,发展成为小型舞台剧“申曲”。1927年以后申曲开始演出文明戏和时事剧。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称沪剧。主要有长腔长板、三角板、赋子板等。曲调优美富有江南乡土气息,擅长表现现代生活。优秀剧目有《罗汉钱》、《芦荡火种》、《一个明星的遭遇》等。
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沪剧的字义分解
-
沪
沪 [ hù ] 1. 〔~渎〕古代称松江的下游,在今中国上海市。 2. 中国上海市的别称(相传境内的吴淞江就是古代的“沪渎”,因而得名)。
-
剧
剧 [ jù ] 1. 厉害,猛烈,迅速。 如 剧变。剧痛。剧烈。剧毒。加剧。 2. 文艺的一种形式,作家把一定的主题编出来,利用舞台由演员化装演出。 如 戏剧。剧本。剧情。剧种。剧院。剧坛。京剧。话剧。 3. 姓。
沪剧造句
1、沪剧“西装旗袍戏”就是在这个阶段获得迅速发展,并占据了沪剧舞台的主流。
2、文慧沪剧团团长王慧莉从小爱好沪剧,但本职却是上海知名的女企业家,她在经营剧团的时候,沿袭企业管理,把演出质量视同剧团的生命线。
3、沪剧是上海的地方戏曲剧种,历史较短,起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东乡调,在清末演变为上海滩簧,1914年改名为申曲。
4、作为沪剧邵派的创始人,邵滨孙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正式拜在了周信芳门下,并因此改变了申曲过去重唱不重演的习惯。
5、沪剧出身于山歌小调,是一种从歌曲发轫、演变而来的戏曲剧种,从“东乡调”、“西乡调”到“本滩”、“申曲”,这些名称都与音乐、歌唱密切相关。
6、沪剧、昆曲、评弹、上海滑稽戏原来是在江浙一带广为盛行的地方曲剧,也正在逐渐丧失其文化地位,甚至与年轻一代“绝缘”。
7、母亲爱看沪剧,去时总带上我,沪剧《罗汉钱》、《碧落黄泉》、《星星之火》也是在群众剧场看的。
8、他曾拜京剧大师周信芳为师,认真学习麒派艺术,是沪剧界的麒麟童。
9、“戏命难违”,中专毕业后,他决定自己要吃这“开口饭”,毅然撂下铁饭碗,投奔了民间的群艺沪剧团,开始了演艺生涯。
10、街头的音响渐渐兴起,上面播着沪剧和长长的唱词。
沪剧的相关词语
【沪剧】的常见问题
-
沪剧的拼音是什么?沪剧怎么读?
答:沪剧的拼音是:hù jù
点击 图标播放沪剧的发音。 -
沪剧是什么意思?
答:沪剧的意思是:流行于上海、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的地方戏剧。前身为上海滩黄,民国三十四年(西元1945)定名为「沪剧」。唱腔丰富,曲调优美。伴奏乐器以琵琶、扬琴、南胡、笛、笙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