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革 裹 尸
- 拼音
- mă gé guǒ shī
- 注音
- ㄇㄚˇ ㄍㄜˊ ㄍㄨㄛˇ ㄕ
- 词性
- 动词
- 繁体
- 馬革裹屍
- 近义词
- 马革盛尸 粉身碎骨 以泽量尸 决一死战 肝脑涂地 赴汤蹈火 战死沙场 捐躯疆场
- 反义词
- 临阵脱逃 临阵逃脱
马革裹尸的意思
词语解释
马革裹尸
用马皮包裹尸体指军人战死沙场。
英be wrapped in a horse's hide; death under shield; die on the battlefield;
引证解释
见“马革裹尸”。亦作“马革裹尸 title=马革裹尸>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谓英勇作战死于战场。
引《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於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牀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北齐•朱瑒 《与徐陵请王琳首书》:“诚復马革裹尸遂其平生之志;原野暴体全彼人臣之节。”
《宋史·崔翰传》:“臣既以身许国,不愿死於家,得以马革裹尸足矣。”
清•昭槤 《啸亭杂录·记辛亥败兵事》:“余刀俎餘生受君恩乃不死,今得以马革裹尸幸矣!”《东北人民抗日诗词选·追悼歌》:“抱定决心甘愿效命疆场马革裹尸誓不生回营。”
亦作“马革盛尸”。 金•何宏中 《述怀》诗:“马革盛尸每恨迟,西山饿踣更何辞。”
亦省作“马革”。 《隋书·李圆通陈茂等传论》:“终能振拔污泥之中腾跃风云之上符马革之愿,快生平之心,非遇其时,焉能至於此也。”
清•蒋士铨 《冬青树·勤王》:“我 文天祥 官树牙旗志存马革,敢不戮力勤王提兵破敌也。”
国语辞典
马革裹尸
语出后死于战场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比喻英勇作战效命沙场。宋·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词:「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也作「裹尸马革」。
引《汉书·卷二四·马援传》:「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马革裹尸的字义分解
-
马
马 [ mǎ ] 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 如 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2. 大。 如 马蜂。马勺。 3. 姓。
-
革
革 [ gé ] 1. 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 如 皮革。革履(皮鞋)。革囊。 2. 改变。 如 革新。革命(➊原意是改变命运;➋现指改变社会制度、建立新社会的群众运动;➌亦指改造旧技术、旧思想的运动)。改革。变革。 3. 取消,除掉。 如 革除。革职。革故鼎新(去除旧的,建立新的)。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如鼓等。 5. 姓。
-
裹
裹 [ guǒ ] 1. 包;缠绕。 如 裹脚。把这包糖裹好。裹足不前。 2. 夹带;夹杂。 如 不该把次货裹进去卖。好人坏人裹在一起一时分不清。 3. 方言,吸(奶)。 如 小孩生下来就会裹奶。
-
尸
尸 [ shī ] 1. 死人的身体。 如 尸体。尸骸。僵尸。借尸还魂。 2. 〔~位〕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如“~~素餐,“~~误国”。 3. 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马革裹尸造句
1、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
2、作为一名军人,就是要保家卫国,即使在战场上马革裹尸又有妨呢。
3、战士是属于战场的,即使马革裹尸,我也在所不惜。
4、身为军人就该为国家效命,即使是马革裹尸,也死而无憾。
5、昔日马革裹尸的悲惨已经不在,幸福生活来临了。闭上眼,那马革裹尸,凄凉悲惨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没有那些马革裹尸的烈士们,怎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6、军人,在民族危亡之际但求马革裹尸,当逃兵这样的事是万般不屑的。
7、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着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作为军人当以马革裹尸,报效国家!
8、战士是属于战场的,即使马革裹尸,我也在所不惜。
9、曾经年少爱追梦,大学不远不成行。也想马革裹尸还,英雄何处不青山。大学毕业许多年,浑浑噩噩到今天。终于决定要开店,证明来过人世间!开业有请,弹衣相迎!
10、在这个以儒修行的世界,文弱书生以才气驰骋天下;沙场浴血,马革裹尸。
马革裹尸的相关词语
【马革裹尸】的常见问题
-
马革裹尸的拼音是什么?马革裹尸怎么读?
答:马革裹尸的拼音是:mă gé guǒ shī
点击 图标播放马革裹尸的发音。 -
马革裹尸是什么意思?
答:马革裹尸的意思是:语出后死于战场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比喻英勇作战,效命沙场。宋·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词:「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也作「裹尸马革」。
-
马革裹尸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马革裹尸的近义词是:马革盛尸 粉身碎骨 以泽量尸 决一死战 肝脑涂地 赴汤蹈火 战死沙场 捐躯疆场
-
马革裹尸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马革裹尸的反义词是:临阵脱逃 临阵逃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