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 疾
- 拼音
- nüè jí
- 注音
- ㄋˋ ㄐㄧˊ
- 词性
- 名词
- 繁体
- 瘧疾
疟疾的意思
词语解释
疟疾
以疟蚊为媒介由疟原虫引起的周期性发作的急性传染病。
英malaria;
引证解释
以疟蚊为媒介由疟原虫引起的周期性发作的急性传染病。
引《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寒热不节民多疟疾。”
郑玄 注:“疟疾,寒热所为也。”
《水浒传》第二三回:“今欲正要回乡去寻哥哥不想染患疟疾不能够动身回去。”
叶君健 《自由》一:“他们身上的鸡皮疙瘩在加厚连他们的骨头都哆嗦起来像疟疾正在发作。”指患疟疾。
引唐•杜甫 《寄彭州高使君适虢州岑长史参三十韵》:“三年犹疟疾一鬼不销亡。”
《花月痕》第四八回:“忽一日老苍头 贾忠 回説外有老道姑,带一美女子説是要见二位夫人。适值 红卿 疟疾 采秋 与 瑶华 只得接入。”虐疾。犹暴疾。
引《左传·襄公七年》:“子駟 使贼夜弑 僖公而以疟疾赴于诸侯。”
杨伯峻 注:“俞樾 《平议》谓‘疟疾’古本止作‘虐疾’《书·金滕》‘遘厉虐疾’,犹言暴疾。弑之而以暴疾赴,於情事为近。”
国语辞典
疟疾
病名。是以疟蚊为媒介而散播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疟原虫。其症状有周期性的发冷发热、大量出汗、头痛、口渴、全身无力及溶血等。因疟原虫之种类不同及人体抵抗力强弱有别患者会有隔日或隔二日的症状发作。
网络解释
疟疾 科普中国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在我国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他二种少见近年偶见国外输入的一些病例。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疟疾(高度流行地区恶性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在2A类致癌物清单中。
疟疾的字义分解
-
疟
疟 [ nüè ] 1. 〔~疾〕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疟原虫,由疟蚊传播,症状是周期性发冷发热,热后全身无力。 疟 [ yào ] 1. 〔~子〕“疟(nüè)疾”的通称,如“发~~”(亦作“打摆子”)。
-
疾
疾 [ jí ] 1. 病,身体不舒适。 如 疾病。目疾。残疾。讳疾忌医。 2. 一般的痛苦。 如 疾苦。 3. 疼痛。 如 疾首蹙额。 4. 恨。 如 疾恶如仇。 5. 同“嫉”,妒忌。 6. 弊病,缺点。 如 “寡人有疾”。 7. 快,迅速。 如 疾步。疾走。疾进。疾驰。疾足先得。
疟疾造句
1、在整个贫民窟里,肮脏的家禽家畜内脏直接丢进装满未经处理的民生工业混合废水管中,霍乱、伤寒和疟疾都很常见。
2、这里人烟稀少,豺狼猛兽出没无常,瘴疠和疟疾蔓延。
3、在我们红军时候,最厉害的有四种病,就是疥疮、疟疾、下腿溃疡和拉痢疾。
4、例如,把重点放在疟疾领域,而其他疾病导致了对人类更多的伤害,这导致了对政界人士、决策者和卫生工作者的破坏性的倒错的激励。
5、被最为危险的疟原虫寄生的蚊子,在叮人后,将疟疾传播给人类。
6、疟疾,又称寒热病,就是民间所说的打摆子发高烧,它是由恶性疟原虫引起的疾病,是经蚊虫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7、据了解,疟疾俗称“打脾寒”、“打摆子”,为夏秋之季最常见寄生虫病。
8、一种观点认为,被按蚊叮咬是属于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客观事件,并且该事件直接导致被保险人感染疟疾死亡,应当认定为意外伤害。
9、据姑苏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高瑜璋介绍,疟疾俗称“打摆子”、“打脾寒”,是目前全球广泛关注的三大疾病之一,是我国法定传染病之一。
10、一项新研究发现,在控制河盲症和象皮肿两种寄生虫病的大规模活动中,一种已经广泛使用的药物或许也可以控制疟疾。
疟疾的相关词语
【疟疾】的常见问题
-
疟疾的拼音是什么?疟疾怎么读?
答:疟疾的拼音是:nüè jí
点击 图标播放疟疾的发音。 -
疟疾是什么意思?
答:疟疾的意思是:病名。是以疟蚊为媒介而散播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疟原虫。其症状有周期性的发冷发热、大量出汗、头痛、口渴、全身无力及溶血等。因疟原虫之种类不同,及人体抵抗力强弱有别,患者会有隔日或隔二日的症状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