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īng

拼音
lì bīng mò mă
注音
ㄌㄧˋ ㄅㄧㄥ ㄇㄛˋ ㄇㄚˇ
词性
成语
繁体
厲兵秣馬
近义词
严阵以待 盛食厉兵 励兵秣马 秣马厉兵 披坚执锐 训兵秣马 练兵秣马 厉兵粟马 砺戈秣马
反义词
解甲归田 高枕而卧 高枕无忧 雨过张伞

厉兵秣马的意思

词语解释

厉兵秣马lì bīng mò mă

  1. 见“秣马厉兵”。

引证解释

  1. 磨利兵器喂饱马匹。指作好战斗准备。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 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宋•陈亮 《酌古论三·吕蒙》:“孙权 克仗先烈雄据 江东,举贤任能,厉兵秣马,以伺中国之变。”
    《明史·沉宸荃传》:“都城既陷守土臣宜皆厉兵秣马,以报国讎。”
    《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某( 李咸池 )等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归心歃血同盟誓清妖孽;厉兵秣马力扫腥膻。”
    鲁迅 《集外集拾遗·新的世故》:“于是啸聚义师厉兵秣马,天戈直指,将以澄清天下也哉?”

国语辞典

厉兵秣马lì bīng mò mă

  1. 磨利兵器,喂饱马匹。指完成作战准备。也作「秣马利兵」、「秣马厉兵」、「厉兵粟马」、「励兵秣马」、「砺兵秣马」、「砺戈秣马」。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明史·卷二七六·沈宸荃传》:「都城既陷,守土臣宜皆厉兵秣马以报国雠。」

    盛食厉兵 严阵以待

    解甲归田

厉兵秣马的字义分解

  • 厉 [ lì ] 1. 严格。 厉禁(➊列队警戒;➋严厉的禁令)。厉行(xíng )节约。 2. 严肃。 严厉。声色俱厉。 3. 凶猛。 厉害。雷厉风行。色厉内荏。 4. 磨,使锋利。 厉兵秣马。再接再厉。 5. 古同“疠”、“癞”,恶疮。 6. 姓。

  • 兵 [ bīng ] 1. 武器。 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2. 战士,军队。 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 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 秣 [ mò ] 1. 牲口的饲料。 粮秣。 2. 喂牲口。 秣马厉兵(亦作“厉兵秣马”)。

  • 马 [ mǎ ] 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 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2. 大。 马蜂。马勺。 3. 姓。

厉兵秣马造句

1、曹操在北方站稳脚跟以后,积极厉兵秣马,准备南下。

2、随着春节假期接近,旅游业者无不厉兵秣马,准备抢食这块旅游大饼。

3、冬天,村民厉兵秣马,修渠、整地、积肥,准备开春大战一场。

4、今天的厉兵秣马将在未来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

5、那个聪明人自回来便一直在做着傻事,威胁、利诱、强令、欺骗、煽情、悲壮、卑鄙、逗乐,一切都为造就一个战斗团厉兵秣马的幻相。现在他跌回我们中间。打滚吧,和泥浆同在,舒服时别忘了哼哼。兰晓龙

6、在四川,朵彩、俞兆林、顶瓜瓜、金考拉等实力大牌先后厉兵秣马,强势上阵,拿出秘密武器,今年准备大干一场。

7、随著春节假期接近,旅游业者无不厉兵秣马,准备抢食这块旅游大饼。

8、且说在渤泥国厉兵秣马的郑芝龙通过南洋的老关系,联络上了马六甲的华人甲必丹李为经。

9、然后举国上下厉兵秣马60年,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只等铁血外相小泉纱毕做好战略部署,就要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10、只愿做一个为民请命的真仁记!第1卷破茧成蝶,第2卷初生牛犊,第3卷藏龙卧虎,第4卷厉兵秣马,第5卷与狼共舞,第6卷白龙鱼服。

厉兵秣马的相关词语

【厉兵秣马】的常见问题

  1. 厉兵秣马的拼音是什么?厉兵秣马怎么读?

    答:厉兵秣马的拼音是:lì bīng mò mă
    点击 图标播放厉兵秣马的发音。

  2. 厉兵秣马是什么意思?

    答:厉兵秣马的意思是:磨利兵器,喂饱马匹。指完成作战准备。也作「秣马利兵」、「秣马厉兵」、「厉兵粟马」、「励兵秣马」、「砺兵秣马」、「砺戈秣马」。

  3. 厉兵秣马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厉兵秣马的近义词是:严阵以待 盛食厉兵 励兵秣马 秣马厉兵 披坚执锐 训兵秣马 练兵秣马 厉兵粟马 砺戈秣马

  4. 厉兵秣马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厉兵秣马的反义词是:解甲归田 高枕而卧 高枕无忧 雨过张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