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十 六 策
- 拼音
- sān shí liù cè
- 注音
- ㄙㄢ ㄕˊ ㄌㄧㄡˋ ㄘㄜˋ
- 近义词
- 走为上计
三十六策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三十六策
犹言三十六计。
引证解释
犹言三十六计。参见“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引元•方回 《记游自次前韵》:“尔来何止师左次三十六策走上策。”
林旭 《叔峤印伯居伏魔寺数往访之》诗:“言战言守言迁都,三十六策地则无。”
网络解释
三十六策
三十六策,读音sān shí liù cè,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三十六计,出处元 方回 《记游自次前韵》。
三十六策的字义分解
-
三
三 [ sān ]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 如 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 如 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
十
十 [ shí ] 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2. 表示多、久。 如 十室九空。 3. 表示达到顶点。 如 十足。十成。
-
六
六 [ liù ] 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 如 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六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六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六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六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六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言诗。六弦琴。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六 [ lù ] 1. 〔~安〕地名,在中国安徽省。 2. 〔~合〕地名,在中国江苏省。
-
策
策 [ cè ] 1.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2. 鞭打。 如 策马。鞭策。 3. 激励,促进。 如 策动。策勉。 4.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 如 简策。 5.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 如 策命。策免。策封。 6.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 如 策论。策问。 7. 杖。 如 策杖。 8.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 9. 计谋,主意,办法。 如 上策。献策。决策。政策。策划。束手无策。 10.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 11. 姓。
三十六策造句
1、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2、《南齐书》里载有“三十六策,走为上策”的语句,清朝天地会一组织刊印的《洪门志》书里记载有“三十六着”的名称,但无具体内容。
3、张晓鸿说,“三十六计”一语,源于三十六策,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王敬则传》:“敬则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4、三十六策,走为上计豕突狼奔逃之夭夭望风而逃闻风而逃无影无踪。
5、“檀公(指檀道济)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6、同时,人们又把王敬则的歪曲之词,形成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三十六策,走为上策’、‘三十六着,走为上着’的成语。
7、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三十六策的相关词语
【三十六策】的常见问题
-
三十六策的拼音是什么?三十六策怎么读?
答:三十六策的拼音是:sān shí liù cè
点击 图标播放三十六策的发音。 -
三十六策是什么意思?
答:三十六策的意思是:犹言三十六计。
-
三十六策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三十六策的近义词是:走为上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