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 宄
- 拼音
- jiān guǐ
- 注音
- ㄐㄧㄢ ㄍㄨㄟˇ
- 繁体
- 姦宄
奸宄的意思
词语解释
奸宄
犯法作乱的坏人。
例寇贼奸宄。——《书·舜典》德刑不立奸究并至。——《左传·成公十七年》
英evildoer; malefactor;
引证解释
亦作“姦轨”。亦作“奸宄”。
违法作乱的事情。
引《书·舜典》:“蛮夷猾 夏寇贼姦宄。”
孔 传:“在外曰姦,在内曰宄。”
孔颖达 疏:“又有强寇刼贼外姦内宄者为害甚大。”
周秉钧 易解:“此言中国受蛮夷之影响而发生强取财物、杀害人民、为乱于内外之事。”
《左传·成公十七年》:“臣闻乱在外为姦在内为轨。御姦以德,御轨以刑……德刑不立,姦轨并至。”
陆德明•释文:“轨本又作宄。”
唐 陈子昂 《上军国机要事》:“遂令纲纪日废奸宄滋多。”
毛泽东 《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凡未经本府或本处同意并取得本府或本处的证明文件而从外面进入边区境内停留活动之人不论其活动的事务属于何项一律禁止以防假冒,而杜奸宄。”指违法作乱的人。
引《史记·吴王濞列传》:“絶先帝功臣进任姦宄,詿乱天下欲危社稷。”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禁断淫祀姦宄逃窜,郡界肃然。”
《明史·花茂传》:“广东 南边大海姦宄出没。”指劫夺。
引《书·牧誓》:“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姦宄于 商 邑。”
孔颖达 疏:“姦宄,谓劫夺。”
《新唐书·刘晏传》:“东垣、厎柱,澠池、北河 之间六百里戍逻久絶,夺攘姦宄,夹 河 为藪。”奸诈不法。
引《后汉书·蔡邕传》:“而羣聚山陵假名称孝,行不隐心,义无所依,至有姦轨之人,通容其中。”
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珠利耶国》:“气序温暑风俗姦宄。”
《明史·高弘图传》:“请禁奸宄小人借端妄言脱罪侥倖。”
刘师培 《论中国古代财政国有之弊》:“宋 代于姦宄之臣恒籍其产为官田。”
国语辞典
奸宄
犯法作乱。也作「奸宄」。
引《明史·卷二七四·高弘图传》:「请禁奸宄小人借端妄言脱罪侥幸。」
犯法作乱的人。也作「奸宄」。
引《文明小史·第四二回》:「盘查奸宄本是他警察局的义务。」
网络解释
奸宄
奸宄,汉语词汇。
拼音:jiān guǐ
释义:1、违法作乱的事情。2.指违法作乱的人。3.指劫夺。4.奸诈不法。
奸宄的字义分解
-
奸
奸 [ jiān ] 1. 阴险,虚伪,狡诈。 如 奸人。奸狡。奸刁。奸佞。奸雄。奸智(为非作歹的心计)。藏(cáng )奸。 2. 不忠于国家或自己一方的人。 如 奸细。内奸。 3. 男女发生不正当的性行为。 如 奸淫。强奸(亦指统治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民,如“奸奸民意”)。通奸。
-
宄
宄 [ guǐ ] 1. 奸邪、作乱。《说文解字》:“宄,奸也。外为盗,内为宄。” 2. 泛指坏人、歹徒。《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吴主权传》:“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
奸宄造句
1、常言道,政如冰霜,奸宄消亡;威如雷霆,寇贼不生。不谷真的想当一个铁面首辅,惟其如此,不谷才能做到不负天下。熊召政
2、本犯即无奸宄之心,甘违同风之化,法无可贷。
3、’凡养稂莠者伤禾稼,惠奸宄者贼良人。
4、造 句 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让大家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
5、上嫚下暴,则阴气胜,水伤百谷,衣食不足,奸宄并作,故其极恶也。
6、驽马恋栈豆的曹爽,加之围绕他身边的狡诈奸宄,不成气候的浮薄文人,哪敌得住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结果被收狱处死。
7、纵观我国古代历史,豪强之家恃强凌弱,兼并之族横行邑里,轻则武断乡曲、残虐百姓,重则扰败法令、肆行奸宄。
8、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
9、看来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也罢,天理昭昭,报应不爽,老天既然让我重活一回,就由不得阴谋奸宄作祟!
10、今天下平一,海内晏如,宜令人悉城居,田随近给,使强弱相容,力役兼济,穿窬无所厝其奸宄,萑蒲不得聚其逋逃。
奸宄的相关词语
【奸宄】的常见问题
-
奸宄的拼音是什么?奸宄怎么读?
答:奸宄的拼音是:jiān guǐ
点击 图标播放奸宄的发音。 -
奸宄是什么意思?
答:奸宄的意思是:①.犯法作乱。也作「奸宄」。②.犯法作乱的人。也作「奸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