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簿
- 拼音
- zhǔ bù
- 注音
- ㄓㄨˇ ㄅㄨˋ
主簿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主簿
官名。汉代中央及郡县官署多置之。其职责为主管文书办理事务。至魏晋时渐为将帅重臣的主要僚属参与机要,总领府事。此后各中央官署及州县虽仍置主簿但任职渐轻。唐宋时皆以主簿为初事之官。明清时各寺卿也有设主簿的或称典簿。外官则设于知县以下,为佐官之一。后省并。《南史·儒林传·伏曼容》:“﹝伏曼容﹞父胤之,宋司空主簿。”
引证解释
官名。 汉•代中央及郡县官署多置之。其职责为主管文书,办理事务。至 魏 晋•时渐为将帅重臣的主要僚属,参与机要,总领府事。此后各中央官署及州县虽仍置主簿但任职渐轻。 唐•宋 时皆以主簿为初事之官。 明•清 时各寺卿也有设主簿的,或称典簿。外官则设于知县以下为佐官之一。后省并。
引《南史·儒林传·伏曼容》:“﹝ 伏曼容 ﹞父 胤之,宋 司空主簿。”
国语辞典
主簿
职官名。为汉代以来通用的官名主管文书簿籍及印鉴。中央机关及地方郡、县官府皆设有此官。
引《晋书·卷六二·祖逖传》:「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
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哥哥官授绵州绵山县主簿小生官绶详州司户。」
网络解释
主簿
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重要性减少。
主簿的字义分解
-
主
主 [ zhǔ ] 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 如 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 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 如 君主。主上。 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 如 主张。主见。主意。主义。 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 如 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 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 如 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 6. 预示。 如 早霞主雨。 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 如 木主。神主。 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 9. 姓。
-
簿
簿 [ bù ] 1. 本子,册籍。 如 簿册。簿记。簿籍。簿录。 2. 古代称公文、案卷。 如 对簿公堂。 3. 古代的仪仗侍从。 如 簿伍。卤簿(古代帝王、后妃、王公大臣外出时的仪仗队。次序排列严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 4. 笏。 簿 [ bó ] 1. 同“箔”,养蚕席。
主簿造句
1、不过涉及到具体制造方法问题,向这位赵主簿咨询,肯定等同于问道于盲。
2、前移南阳,而道路不治,军资不具,请收主簿推问意故。
3、杨修是曹操的主簿,知道很多情况,这让曹丕很是担忧,只好把自己的谋士吴质藏在竹箱子里,用车拉进府中商议谋划。
4、郭捕头与这林主簿素来不太对眼,听到这话,瞟了林主簿一眼,冷哼道:一群饿死鬼托生的泥腿子而已。
5、主簿黄权苦谏,王累在州门倒悬强谏,刘璋均不听。
6、前文学主簿王孚,行洁业淳,弃华息竞,志学修道,老而弥笃。
7、蜀汉将领,曾为关羽主簿,先后任职,宜都郡太守,丞相参军,广武都督,阴平郡太守。
8、并非我等有意怠慢,是,是城里的色目主簿眼浅,舍不得些许钱粮。
9、子乔复仕为荆州别驾,时元帝为荆州刺史,而州人范兴话以寒贱仕叨九流,选为州主簿,又皇太子令及之,故元帝勒乔听兴话到职。
10、胡惟庸从元帅府的奏差、宁国县的主簿、知县,逐渐爬到了左丞相的高位。
主簿的相关词语
【主簿】的常见问题
-
主簿的拼音是什么?主簿怎么读?
答:主簿的拼音是:zhǔ bù
点击 图标播放主簿的发音。 -
主簿是什么意思?
答:主簿的意思是:职官名。为汉代以来通用的官名,主管文书簿籍及印鉴。中央机关及地方郡、县官府皆设有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