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í

拼音
yà kuí
注音
ㄧㄚˋ ㄎㄨㄟˊ
繁体
亞魁

亚魁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亚魁yà kuí

  1. 古代泛指科举考试第二名。

引证解释

  1. 古代泛指科举考试第二名。

    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霞》:“是科 景 落第,亚魁果 王 氏 昌 名。”

网络解释

亚魁

古代泛指科举考试中乡试第六名称为亚魁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金代以县试为乡试,由县令为试官取中者方能应府试。元代在行省举行,但腹里则分别在河东、山东二宣慰司和真定、东平、大都、上都四路举行共17处。考试分两榜,蒙古、色目人榜只试两场汉人、南人榜试三场。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中式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中试之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凡中式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霞》:“是科景落第,亚魁果王氏昌名。”

亚魁的字义分解

  • 亚 [ yà ] 1. 较差。 他的体力不亚于你。 2. 次一等。 亚军。亚圣。 3. 原子价较低的,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一个氢原子或氧原子的。 硫酸亚铁。 4. 指“亚细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简称“亚洲”)。 东亚。

  • 魁 [ kuí ] 1. 为首的,居第一位的。 魁首。魁星(a.北斗星中第一星,又第一星至第四星的总称;b.中国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魁元。罪魁祸首。夺魁。 2. 高大。 身魁力壮。魁梧。魁伟。

亚魁的相关词语

【亚魁】的常见问题

  1. 亚魁的拼音是什么?亚魁怎么读?

    答:亚魁的拼音是:yà kuí
    点击 图标播放亚魁的发音。

  2. 亚魁是什么意思?

    答:亚魁的意思是:古代泛指科举考试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