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观
- 拼音
- dōng guān
- 注音
- ㄉㄨㄥ ㄍㄨㄢ
- 繁体
- 東觀
东观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东观
东汉洛阳南宫内观名。明帝诏班固等修撰《汉记》于此书成名为《东观汉记》。章和二帝时为皇宫藏书之府。后因以称国史修撰之所。
称宫中藏书之所。
引证解释
东汉•洛阳 南宫内观名。 明帝 诏 班固 等修撰《汉记》于此,书成名为《东观汉记》。 章 和 二帝时为皇宫藏书之府。后因以称国史修撰之所。
引南朝•陈 徐陵 《谢敕赉烛盘赏答齐国移文启》:“臣职居南史身典东观,谨述私荣、传之方策。”
唐•刘禹锡 《送分司陈郎中祗召直史馆重修三圣实录》诗:“远取南朝贵公子重修东观帝王书。”称宫中藏书之所。
引北周 庾信 《皇夏乐》:“南宫学已开东观书还聚。”
唐太宗 《赋尚书》诗:“崇文 时驻步东观还停輦。輟膳玩《三坟》,暉灯披《五典》。”
清•钱谦益 《<董文敏公遗集>序》:“故其题识赏鉴之文区明雅俗,别裁真伪,东观输其博,南宫逊其精。”
国语辞典
东观
东汉时皇家藏书楼在洛阳南宫,也是宫中著述和修史的地方。
引《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诏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
唐·章怀太子·注:「洛阳宫殿名曰:『南宫有东观。』」
网络解释
东观
东观是中国东汉宫廷中贮藏档案、典籍和从事校书、著述的处所。位于洛阳南宫修造年代不可考。建筑高大华丽最上层高阁十二间四周殿阁相望绿树成荫,环境幽雅。章帝、和帝以后为宫廷收藏图籍档案及修撰史书的主要处所。东观藏有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后又辟为近臣习读经传的地方。
东观的字义分解
-
东
东 [ dōng ] 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 如 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 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 如 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3. 请客出钱的人。 如 作东。 4. 姓。
-
观
观 [ guān ] 1. 看,察看。 如 观看。观止(赞叹所看到的事物极端完美,无以复加)。观风(➊暗中察看动静,以定行止;➋观察民间风俗习惯,生活状态)。观阵。观赏。观察。观感。参观。 2. 看到的景象或样子。 如 观瞻(➊事物的外观、景象及其留给人们的印象;➋注视,瞻望)。大观。奇观。 3. 对事物的看法、认识。 如 观点。观念。主观。客观。世界观。 观 [ guàn ] 1. 道教的庙宇。 如 白云观。紫阳观。 2. 古代宫门前的双阙。 3. 楼台。 如 楼观。台观。 4. 姓。
东观造句
1、*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观看了演出.
2、为了继承父兄遗志,班昭在东观藏书阁,穷年累月,孜孜不倦地着述,除将父兄所着部分分类整理、修订外,又补写八表和天文志。
3、晴日,南望黄河在目;北望太行山于峰竟秀;东观林黛层峦叠嶂;西瞩岫云缥缈不断;仰天空晴天红日,俯足下峻峰长川,使人心旷神怡,劳倦俱忘。
4、车夫高高在上东观西望,不紧不慢地在你眼前流过。
5、广东观赏石协会副会长莫锡坤则认为,目前市场弄虚作假太多,工匠用酸滴下去,马上能打磨。
6、正在仰天赏夕的方逸,一怔坐起,东观西望,核实一阵后,舒了一口气,“方雅,没有被母夜叉跟踪吧!”。
7、站在此楼,东观“雾灵积雪”、“蟠龙卧虎”、北看“燕山叠翠”、南瞧“水库明珠”,壮丽关山,尽收眼底。
8、他们便是广东观众熟悉的温碧霞和吕良伟。
9、咸通末,王龟为浙东观察使,称赏其亢直,将荐之朝。
10、其中,“一线潮"部分集中描绘了占鳌塔、镇海铁牛、海神庙、天风观涛亭、***观潮诗碑亭和鱼鳞石塘等人文景观。
东观的相关词语
【东观】的常见问题
-
东观的拼音是什么?东观怎么读?
答:东观的拼音是:dōng guān
点击 图标播放东观的发音。 -
东观是什么意思?
答:东观的意思是:东汉时皇家藏书楼,在洛阳南宫,也是宫中著述和修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