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 敚
- 拼音
- răng duó
- 注音
- ㄖㄤˇ ㄉㄨㄛˊ
- 繁体
- 攘敓
攘敚的意思
词语解释
攘敚
掠夺。
引证解释
掠夺。
引《隋书·高祖纪下》:“死陇穷发掘之酷生居极攘敚之苦,抄掠人畜,断截樵苏市井不立,农事废寝。”
宋•方勺 《泊宅编·青溪寇轨》:“衣食无所得则务攘敚以挺乱。”
《明史·董传策传》:“其他有司破冒攘敚入献於 嵩 者更不可数计。”
网络解释
攘敚
攘敚,读音 rǎng duó,汉语词语,指掠夺。
攘敚的字义分解
-
攘
攘 [ rǎng ] 1. 侵夺,偷窃。 如 攘羊(指暴露亲人的过失,语出《论语•子路》中的“其父攘羊,而子证之”)。攘夺。攘窃。攘善(掠人之美)。 2. 推,排斥。 如 攘斥。攘除。攘夷(抵御外国侵略)。 3. 烦乱。 如 攘攘(纷乱)。扰攘。 4. 捋。 如 攘袂。攘臂。
-
敚
敚 [ duó ] 1. 同“夺”,强取。 如 “百姓既相抄敚,敬儿至江陵诛攸之亲党。” 2. 姓。 敚 [ duì ] 1. 古通“对”,答对。
攘敚的相关词语
【攘敚】的常见问题
-
攘敚的拼音是什么?攘敚怎么读?
答:攘敚的拼音是:răng duó
点击 图标播放攘敚的发音。 -
攘敚是什么意思?
答:攘敚的意思是: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