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 正
- 拼音
- kuāng zhèng
- 注音
- ㄎㄨㄤ ㄓㄥˋ
- 词性
- 动词
- 近义词
- 指正 斧正 郢正 郢政 矫正 纠正 改正 示正 赐正
匡正的意思
词语解释
匡正
纠正;改正。
例匡正纲纪。——《后汉书·何敞传》
英correct; rectify;
扶正;辅佐。
例匡正王室。——《左传·哀公十六年》
英assist;
引证解释
扶正;纠正。
引《左传·哀公十六年》:“王孙若安靖 楚国匡正王室,而后庇焉, 启 之愿也,敢不听从?”
唐•吴兢 《贞观政要·求谏》:“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
清•昭槤 《啸亭杂录·朱文正》:“时抚军为 黄检 文襄公 之孙也少年紈袴,贪黷骄奢公时匡正之。”
祖慰 节流 《线》:“人民的政法人员不是文过饰非的政客他们心地光明在匡正纠误时喟然叹曰:‘这是历史的嘲弄今天看来法官坐错了位置应该和 李郑生 同志调换一下才是!’”
国语辞典
匡正
纠正、矫正。
引《左传·哀公十六年》:「王孙若安靖楚国匡正王室,而后庇焉,启之愿也,敢不听从?」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谐讔》:「于是东方枚皋?糟啜醨,无所匡正,而诋嫚媟弄,故其自称为赋迺亦徘也;见视如倡,亦有悔矣。」
近指正
网络解释
匡正
匡正纲纪。——《后汉书·何敞传》
[assist]∶扶正;辅佐
匡正王室。——《左传·哀公十六年》
匡正的字义分解
-
匡
匡 [ kuāng ] 1. 纠正;~正。~谬。 2. 救。 如 匡救。匡复。匡时济世。 3. 辅助,帮助。 如 匡助。匡扶。匡我不逮(帮助我所做不到的)。 4. 粗略计算,估计,预料。 如 匡算。匡计。 5. 古同“筐”。 6. 姓。
-
正
正 [ zhèng ] 1. 不偏斜,与“歪”相对。 如 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 如 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 如 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 如 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 如 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 如 正面。正本。 7. 纯,不杂。 如 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 如 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 如 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 如 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 如 正数(shù)。 12. 姓。 正 [ zhēng ] 1. 〔~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
匡正造句
1、倡导文明新风,匡正道德失范。矫正诚信缺失,提升道德水平。继承优良传统,实践道德规范。创造良好风尚,大树特树新风!
2、八十年来在各任院长的领导下,以弘扬圣道,匡正人心,兴学办校,培育青年为职志,一本立己立人,树木树人之旨,夙夜孜孜,未尝稍懈。
3、君主若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正以尊天子,反因天子有过而诛之,僭越君位,这难道不是篡弑君主是什么?公开批判儒家革命论。
4、有鉴于诸如此类的复杂与变化,研究界在不断的歧出和匡正中不惮其烦,推演出种种理论。
5、如果打着匡正纲纪的大义旗号,张狂放肆一回、并唾骂李林甫一党,看似风险无比,其实并无大碍。
6、宽容兼包善待人,助人乐己光照人。德艺双馨德为本,公正廉明匡正人。风清气正树新人,和蔼可亲凝聚人。平易近人引领人,务实担当撼动人。
7、但区分高下是毫无意义的,文学作品不能用固定的规范与教条去匡正.
8、王莽篡汉建立“新”朝,曾子十五世孙曾据遵循宗圣中正不阿、驱邪匡正之训,不仕新莽,于公元10年引家挈族2000余人,从山东武城毅然悉数南下。
9、当时国家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忠奸不分,很多大臣认为这场大爆炸是上天对皇帝的警告,纷纷上书,要求熹宗皇帝匡正时弊,重振朝纲。
10、永乐十年(1422年),朱棣北征回来,因为太子曲意宽宥吕震的女婿主事张鹤参见失仪之过,便怪罪蹇义不进行匡正,将他逮捕,关进锦衣卫监狱。
匡正的相关词语
【匡正】的常见问题
-
匡正的拼音是什么?匡正怎么读?
答:匡正的拼音是:kuāng zhèng
点击 图标播放匡正的发音。 -
匡正是什么意思?
答:匡正的意思是:纠正、矫正。
-
匡正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匡正的近义词是:指正 斧正 郢正 郢政 矫正 纠正 改正 示正 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