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 李
- 拼音
- pō lǐ
- 注音
- ㄆㄛ ㄌㄧˇ
- 繁体
- 頗李
颇李的意思
词语解释
颇李
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与李牧的并称。
引证解释
战国 时 赵国 名将 廉颇 与 李牧 的并称。
引元•杨维桢 《蔡叶行》:“文不谈 周 召武不论 颇 李。”
网络解释
颇李
颇李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pō lǐ ,是指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与李牧 的并称。
颇李的字义分解
-
颇
颇 [ pō ] 1. 偏,不正。 如 偏颇。颇覆。颇僻。 2. 很,相当地;~为(wéi)。~佳。~久。~以为然。 3. 姓。
-
李
李 [ lǐ ] 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 如 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 2. 姓。 3. 通“理”。(➊古代狱官,法官。➋道理,规律。➌惩治。➍星名。)
颇李的相关词语
【颇李】的常见问题
-
颇李的拼音是什么?颇李怎么读?
答:颇李的拼音是:pō lǐ
点击 图标播放颇李的发音。 -
颇李是什么意思?
答:颇李的意思是: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与李牧的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