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àn

拼音
diàn yí
注音
ㄉㄧㄢˋ ㄧˊ
繁体
奠儀

奠仪的意思

词语解释

奠仪diàn yí

  1. 送给办丧事的人家用于祭奠的礼品。

    贾母帮了几十两银子外又另备奠仪,宝玉去吊祭。——《红楼梦》

    a gift of money made on the occasion of a funeral;

引证解释

  1. 用于祭奠的礼品。

    宋•孔平仲 《孔氏谈苑·丁讽久居》:“一旦有妄传 讽 死者,京师诸公竞致奠仪纸酒塞门。”
    《红楼梦》第十七回:“贾母 帮了几十两银子外又另备奠仪, 寳玉 去吊祭。”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八都禁送奠仪。”

国语辞典

奠仪diàn yí

  1. 致送死者家属的金钱用以代替祭品。也作「奠敬」。

    《三国演义·第一〇一回》:「又命使者赍香帛奠仪入川致祭。」
    《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贾母帮了几十两银子外,又另备奠仪,宝玉去吊纸。」

网络解释

奠仪

奠仪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diàn yí,指用于祭奠的金钱和礼品。

客人的金钱和礼品由外柜收银员接纳入账随后由支宾领着去灵棚吊唁。客人根据与死者关系远近,行五叩礼、七叩礼或九叩大礼。

奠仪的字义分解

  • 奠 [ diàn ] 1. 向死者供献祭品致敬。 祭奠。奠酒。 2. 稳固地安置。 奠都(dū ㄉㄨ)。奠基。奠定(使稳固安定,如“奠奠基础”)。

  • 仪 [ yí ] 1. 人的外表或举动。 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 仪式。仪仗。司仪。 3. 礼物。 贺仪。谢仪。 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 仪器。 5. 法制,准则。 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 6. 姓。

奠仪造句

1、祭祀仪式与祭奠仪式的各自特点、相互之间的影响等等问题。

2、在这一天里,人们在河边举行祭奠仪式,洗涤沐浴以清除不祥。

3、拟恢复其宏伟建筑群及其附属设施、恢复祭奠仪式、举行祭奠活动。

4、杨小姐的事件,医院基于道义送给家属一份奠仪,而不是疏失的补偿。

5、惠施听说庄周妻子去世的消息,也带着奠仪赶来了。

6、前、后两段中型墓葬出土的青铜礼器,小型墓葬出土的青铜礼器,分析商代中期祭奠仪式的特点。

7、3月30日上午10时,湖北监利县容城镇陵园,“清明祭英雄”的祭奠仪式正在举行。

8、他的灵枢经武汉、重庆、成都运回其家乡新都,沿途各地纷纷隆重举行悼念、祭奠仪式。

9、第二天,白家挂满了白色灯笼和白色的布条,白家的人都穿上了白衣,在大厅中放置亲友送来的奠仪和挽联、祭幛、匾额、花圈、纸活及送的“唪经”。

10、她说,她的母亲个性纯朴、不爱麻烦人,所以婉谢各界的花圈花篮和奠仪,大家的关怀就是最好的慰解。

奠仪的相关词语

【奠仪】的常见问题

  1. 奠仪的拼音是什么?奠仪怎么读?

    答:奠仪的拼音是:diàn yí
    点击 图标播放奠仪的发音。

  2. 奠仪是什么意思?

    答:奠仪的意思是:致送死者家属的金钱,用以代替祭品。也作「奠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