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 故
- 拼音
- zhăng gù
- 注音
- ㄓㄤˇ ㄍㄨˋ
- 词性
- 名词
- 近义词
- 轶事 逸事
掌故的意思
词语解释
掌故
历史上的制度、文化沿革以及人物事迹等。
例孝文、孝武因袭掌故未遑讲试。——《史记·龟策列传》
英anecdotes;
引证解释
亦作“掌固”。官名。 汉 置太常属官,掌管礼乐制度等的故实。
引《史记·儒林列传》:“是时 伏生 年九十餘老,不能行,於是乃詔太常使掌故 朝错 往受之。”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宜命掌故悉奏其仪而览焉。”
南朝•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久应旁求掌故咨询天官,斟酌繁昌经营高邑。”
南朝•宋 鲍照 《论国制启》:“伏见 彭城国 旧制犹有数卷,虽多殊革,大纲可依,愚谓宜令掌固刊而撰之。”
宋•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八:“平原 犹豫不能决欲留其人,处以掌故,其人力辞,竟去。”
清•卢文弨 《锺山札记·掌固》:“固本与‘故’通,掌故亦可作‘掌固’……与《周礼·夏官》之掌固,其职自殊。”旧制旧例;故事史实。
引《史记·龟策列传》:“孝文、孝景 因袭掌故,未遑讲试。”
宋•岳珂 《愧郯录·服章入衔》:“此南渡而后掌故散讹之失也。”
《明史·杨廷和传》:“好考究掌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言。”
清•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於朝章掌故也,明於兵刑钱穀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买<小学大全>记》:“为了文字狱使士子不敢治史,尤不敢言近代事但一面却也使昧于掌故。”
国语辞典
掌故
国家的故事、史实、惯例。即今一国的典章制度或故事传说。
引《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孝文、孝景因袭掌故未遑讲试。」
职官名。周代时负责防御城池汉时掌管礼乐制度,唐代则看守仓库、陈设等。
网络解释
掌故
掌故,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官员的官名。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遗闻轶事。
掌故的字义分解
-
掌
掌 [ zhǎng ] 1. 手心,脚心。 如 掌心。手掌。脚掌。鼓掌。易如反掌。 2. 用巴掌打。 如 掌嘴。 3. 把握,主持,主管。 如 掌管。掌权。掌勺。掌柜。 4. 鞋底或牲口蹄子底下的东西。 如 鞋掌。马掌儿。 5. 〔~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 6. 姓。
-
故
故 [ gù ] 1. 意外的事情。 如 事故。变故。故障。 2. 原因。 如 缘故。原故。 3. 有心,存心。 如 故意。故杀(有意谋杀)。明知故犯。 4. 老,旧,过去的,原来的。 如 故事(a.旧事,成例;b.有连贯性的比较完整的事情,比较适合于口头讲述,“事”读轻声)。故人。故乡。故土(故乡)。故园(故乡)。故居。故国(故乡,亦指祖国)。故纸堆(泛指旧而多的文籍)。革故鼎新(“革”,除去;“鼎”,更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故步自封(“故步”,原来的步子;“封”,限制;喻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亦作“固步自封”)。 5. 朋友,友情。 如 亲故。沾亲带故。 6. 死亡(指人)。 如 故去。病故。 7. 所以,因此。 如 故此。故而。 8. 古同“顾”,反而。
掌故造句
1、造 句 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让大家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
2、这本书节奏明快,另外还穿插了一些趣味盎然的文史掌故。
3、你想听我给你讲讲纽波特的掌故吗?
4、虽名震江淮,但在现存古代志书中俺们找不到关于姜仁惠的丝毫记载,有的似乎只是民间的掌故、传说。
5、一国的立国之志、治国之法以及民众生存经验、哲学智慧、宗教精神,皆凝聚于往圣先贤世世代代创造的经典文献和掌故之中。
6、嘉靖至万历年间,伴随着文人笔记之复兴、江南董理乡邦掌故风气的滋长,有关唐伯虎的士林佳话盛行。
7、是记载历代朝章国典,以明古今制度沿革的专章,非是熟悉掌故的史家,是无法撰写成书的。
8、著有《庚子国变记》、《中俄伊犁交涉始末》,是研究近代史的重要著作;介绍梨园掌故的《鞠部丛谈》则是研究晚清、民国戏剧的重要资料。
9、掌生聪明绝世,年十七受知阮文达,肄业学海堂,自天学、地学、图书、掌故、中西算法、历代音乐,皆精工焉。
10、于今想来,唐人这部书,除了给重庆留下这则茶余饭后的掌故、传闻之外,便只有拈须一笑:“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附笑谈中”。
掌故的相关词语
【掌故】的常见问题
-
掌故的拼音是什么?掌故怎么读?
答:掌故的拼音是:zhăng gù
点击 图标播放掌故的发音。 -
掌故是什么意思?
答:掌故的意思是:①.国家的故事、史实、惯例。即今一国的典章制度或故事传说。②.职官名。周代时负责防御城池,汉时掌管礼乐制度,唐代则看守仓库、陈设等。
-
掌故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掌故的近义词是:轶事 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