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 帖
- 拼音
- fǔ tiè
- 注音
- ㄈㄨˇ ㄊㄧㄝˋ
府帖的意思
词语解释
府帖
即军帖。唐代实行府兵制故称军帖为府帖。后世因之。
引证解释
即军帖。 唐 代实行府兵制故称军帖为府帖。后世因之。
引唐•杜甫 《新安吏》诗:“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明•何景明 《岁晏行》:“长官叫号吏驰突,府帖连催筑河卒。”
网络解释
府帖
府帖,拼音是fǔ tiě,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军帖。
府帖的字义分解
-
府
府 [ fǔ ] 1. 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 如 府库。天府。 2. 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 如 府邸。府第。王府。府上。 3. 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 如 开封府。府尹。府治。府试。首府。 4. 国家行政机关。 如 政府。官府。 5. 古同“腑”,脏腑。
-
帖
帖 [ tiè ] 1.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 如 碑帖。字帖。画帖。 帖 [ tiě ] 1. 便条。 如 字帖儿。 2. 邀请客人的纸片。 如 帖子。请帖。 3. 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 如 庚帖。换帖。 4. 量词,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 如 一帖中药。 帖 [ tiē ] 1. 妥适。 如 妥帖。安帖。 2. 顺从,驯服。 如 服帖。俯首帖耳。 3. 姓。
府帖的相关词语
【府帖】的常见问题
-
府帖的拼音是什么?府帖怎么读?
答:府帖的拼音是:fǔ tiè
点击 图标播放府帖的发音。 -
府帖是什么意思?
答:府帖的意思是:即军帖。唐代实行府兵制,故称军帖为府帖。后世因之。